第38部分(第3/4 页)
罢有意无意看了刘村百一眼刘村百嘿嘿的笑了两声那商队中有一半都是刘家的:“至于掠夺口粮是因为他们国内在去年冬季遭遇了百年未见的大雪冻死了无数的牲口以至于食不果腹。”
“陛下不管事实如何这都是我帝国进攻鲜卑的绝好借口。”兵部侍郎道。
“林老将军你认为此仗可战否?”
“我帝国千余年来不是不想征讨那鲜卑族但一来鲜卑乃游牧民族马背上功夫非我能敌而呼伦大草原更是他们的天下二来是我帝国军粮不足支持了苍龙军团、青龙军团、魔龙军团后就没有多少而战略储备粮又不能随便动用三来我帝国三处防御兵力分散其余各国虎视眈眈一旦我帝国与鲜卑开战各国如派兵来攻帝国将陷入进退两难之局面四是举国只有八十万军而对鲜卑开战至少也要二十万训练有素的士兵。但现在不一样了一、现在大6其它各国对我帝国都处于守势我们不去攻他们就谢天谢地了;二、三年来帝国农业连续丰收产量更是比前翻了几番粮食只担心吃不完;三、帝国现有一百二十万军只有第一军团的十万是刚成立没有经验而其余一百一十万皆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四、鲜卑牧业刚受重创其耐战能力大打折扣。因此老臣建议四个月后进攻鲜卑那时他们的口粮刚好用了差不多而秋粮还没有收他们无法从别国处得到粮食。”林意权道。
“那么众卿认为谁适合当这征讨大将军?”
“老臣举荐赤龙军统帅何华经何大将镇守呼伦关十三年没有人会比他更熟悉呼伦的情况。”林意权道。
“不行自从他调到呼伦关后十三年来从无大的战绩尽是消灭三百骑的战绩最多也就是一千骑。”兵部尚书摇头道。
“何大将可曾败过。”我问道。
“这倒没有。”刘村百道。
“那就选他当征讨大将军。”我下了决定:“刘村百急令第一军团北上接替玄龙军团和隶龙军团的防务玄龙军团、隶龙军团南下进入呼伦关对外宣称是接替赤龙军的防务。”
刘村百大吃一惊向前扑倒:“陛下还请三思征讨大军的统帅事关成败千万慎重啊!”
我皱了皱眉从龙椅上站起:“从朕记事起呼伦关从来没有向京城要过一兵一卒自何华经镇守呼伦关鲜卑铁骑从未大规模入侵呼伦关为什么?在嘉境关之围时帝国也曾调走了赤龙军的三个军呼伦关仅有五万兵马而鲜卑还是未曾入侵这又是为什么?”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莫非正是此意?”林老将军大悟。
我点点头“刘大人不必担忧当年那何华经被贬至呼伦关倒不是因为他作战不力只是因为他和隆力多奇走的近了些才被先皇找了个借口贬至呼伦当统帅。”
“臣虽不太明白陛下用意但要是林老将军同意臣也就无话可说了。”
呼伦关都督府。
“圣旨到。”十几个士兵(锦衣卫)走入府内。
正在府中议事的七将一惊忙跪地接旨。
“何大将军镇守呼伦十三载没有差错为我帝国西征免除了后顾之忧其功之大难以言述故特赏黄金三千枚官升二品麾下诸将各有封赏欽此。”
何华经接过圣旨七人无法相信这一点十三年来帝国从未对此地兵将经过封赏这次商队被杀子民被劫反而来了封赏。
“何大将军不必疑虑闻说将军在此十三年鲜卑却无一次大规模入侵陛下说了一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然后就送来了这道圣旨。”士兵笑道。
“多谢指教。”何华经道。
“对了这是一道军令。”旁边的一个士兵打扮的人又送上一张纸。
何华经接过一看心中一惊继之一喜:“还请转告皇上臣一定不负所托。”
“那就好。何将军我还要回京复命就不在此逗留了告退。”
“还请走好。”锦衣卫的转身走了。
“将军军令讲什么。”一将问道。
“让我们将赤龙军改为赤龙军团扩编为十二万加紧操练。”
“这么说来是要对鲜卑用兵了。”一将兴奋的道。
“应该没错此前帝国还成立了第一军团说不定正是为此做准备。”
“好家伙忍了十几年来了终于可以出击给鲜卑一个难忘的教训。”
“不用多说了还是快去练兵吧!!”
三日后帝国言人在京城宣事台表严正声明要求鲜卑立即交出凶手不然帝国将不惜一战。
同日帝国派出两批使者进入呼伦大草原要和呼伦大草原上的另两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突厥、蒙古订立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