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置办产业(第2/2 页)
二去“菜库”的名字也就叫开了。
李雅琳选中的是一套宽敞的两进四合院,占地约三百多平方米,包含五间北房和东西各三间的厢房。原户主是在北洋政府任职的公务员,因最近打算辞官归乡,故愿意出售此宅。对方开价三千大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两千八百大洋的价格成交,相较于沪上价格上万的洋房别墅,这无疑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交易。
北京大学所在地就是原本清朝皇家园林“畅春园”的一部分,因此两人住在这里往返北大燕园都很方便。
李斯年还特意向周边的人打听了一下北京的房价,得知前两年周章寿在八道湾胡同购买的一座三进四合院,面积超过500平米,花费了3765块大洋。相比之下,他们购得的这座四合院价格也挺合适,而且两个人住绰绰有余。
两人刚刚结婚,婚礼的花费都是李斯年的父亲和大哥出的钱,两人只负责接收彩礼,光这部分就有一万多大洋,当然这主要是看在老丈人的面子上,纱厂联合会的商人们都随了重礼。
另外李举人和大哥,二哥,大姐都给了李斯年一笔钱,加在一起也有两万多大洋,母亲王氏还私下里塞给了他五根金条,让他用来压箱底,作为急用钱时的硬通货。至于李雅琳手里面的私房钱,就凭着老丈人爱女心切的模样,估计只多不少。
手里面阔绰,李斯年也不考虑租房了,直接大手一挥,全款拿下北京城的一套学区大豪宅。
房子买下之后,雇人简单收拾一下就可以入住了,欠缺的家具可以慢慢添置。李斯年又在舅妈的介绍下,雇佣了一位名叫王婶的佣人,负责做饭洗衣等家务劳动,月薪三块大洋。
此外,李斯年还在附近车行雇了一名包月车夫,名叫祥子,月薪十五块大洋,并包吃包住,平时还能帮忙干一些重活。祥子是个朴实健壮的年轻人,给人一种很实在的感觉,而且他的穿着打扮也十分整洁,没有一般车夫的邋遢形象,这让李斯年感到非常满意。
就这样,李斯年夫妇二人在繁华的京城开始了他们悠闲的资产阶级生活。
至于徐智摩,他虽然出手没有李斯年那么阔绰,但是也在附近租了一座不小的四合院一个人居住,还时不时的过来和李斯年讨论文学创作,当然也不忘顺便蹭上一顿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