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没说完,却听到她肚子很不争气的咕咕叫了一声,声音不大不小,刚好够两人听见了。
江苒发现,作为一个新时代女性,她总是不断在他面前出糗,这令她十分懊恼。从昨晚守夜到重生后,她都没有吃过东西,肚子抗议也是情有可原,只是,她要上哪儿去找吃的。曾经,江苒习惯了独立,从不会有求于人,可是如今她不得不向同一个人继续求助。见顾泊年还推着车子没有离开,她只好厚着脸皮低着说,“能不能请我吃饭我没有钱。”声音越来越低,她甚至不敢抬头去看顾泊年的脸色。
顾泊年看着她,不禁有些怀疑当初帮助她是不是一条不归路。其实他大可以潇洒的推车离开,毕竟两人本就是陌生的路人,可是他却选择了载她来河溪村,连他都想不明白他为何会答应。就好比此刻,看着她无辜的眼神,他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发现她低头看不到他的回应,只好开口道,“好。”
河溪村,如它的名字一样,村前有条清澈的小溪,原来这就是奶奶生活过的地方,偏僻幽静,难怪在地图上找不到正确位置。不知为何,她忽然开始紧张了。
顾泊年推着车和她并肩走过小桥后便进入了村子,经过一个个小矮房,他将自行车停在了一个小房子前。江苒抬头看到门口立了块很简陋的木板,上面刻着“巧婆面馆”,屋内的光线偏暗,放置着几个小圆桌和长凳,并没有客人在。门口竹椅上坐了位阿婆,见她和顾泊年出现,脸上立即堆满了笑容。
将自行车靠在门前后,顾泊年对门口的老婆婆微笑着说,“巧婆,两碗玉米面。”
“泊年,你这臭小子终于知道回来看我这老人家了,巧婆现在就帮你们去下面条。”巧婆从竹椅上起身,从碗橱里拿出些玉米面后准备烧水下面条。
“你帮了我这么多,我还不知道你名字呢。”坐在小圆桌那儿,江苒好奇的环顾四周,最终将视线定格在了顾泊年的脸上,刚听得不真切,她都没弄明白他到底叫什么。
“顾泊年。”他从筷笼里拿出两双木筷子,将其中一双递给她。
“漂泊的泊么?”江苒拿着筷子好奇的追问道。
顾泊年默认地点了点头,漂泊,似乎很适合这个名字的解释。他总觉得他的一生会在漂泊中度过,无论是上海的小平房还是河溪村的旧屋,都不过是他累时的休息处。
“我都还没自我介绍呢,我叫江苒。”刚说完,面条就上来了,浅黄色的细面条放在带有缺口的碗里丝毫没有影响她的胃口,拿着木筷子绕了一圈面条后放进嘴里,略带嚼劲的口感令她食欲大开,都没注意到身边的顾泊年嘴角微微扬起的笑颜。
“泊年,这次回来要呆多久?”巧婆忙活完后坐在顾泊年身边的长凳上,幽幽的叹了口气,“你外婆可一直都盼着你呐。”
“嗯,一直麻烦巧婆陪着外婆,真的很不好意思。”顾泊年从口袋里掏出些钱放在巧婆的手心,生怕她会拒绝,他特地补充道,“就当这些日子外婆上你这儿吃面的钱。”
江苒吃着面,心里却是满腹疑惑,原来他也是这个村子的人,那是不是就能带她去见奶奶?她放下筷子,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对顾泊年说道,“我吃饱了,谢谢你请的面条儿,还有,我能不能再求你一件事。”
此时正好有客人来,巧婆便忙活着煮面去了,顾泊年搁下筷子,静默着等待她的下文。
“你认识一个叫宋荏菡的人么?”筷子搅动着碗里剩余的几根面条,江苒踌躇着开口说道,“如果认识,能不能能不能带我去见见她。”
顾泊年从木凳上起身,对她说道,“走吧。”
江苒辨不清他话中的语气,愣在那儿不知所措,果然是她的要求太多,他要赶她走了么?摸了摸口袋里的信,她的心情沮丧万分,却又无可奈何。
“不是去找宋荏菡么?”顾泊年转头的时候,发现她并没有跟上,还坐在木凳上怔怔的看着他。
“啊?”江苒如梦初醒般从木凳上弹起来,连忙追上他的脚步,“现在可以出发了。”
顾泊年没有说话,推了车后径直朝前方走去。宋荏菡的家离巧婆面馆并不算远,途中经过几个小矮房,门前的一些老人家在不停的忙活着给蔬菜浇水,见顾泊年和她经过,都会抬头微笑。不知为何,她有些紧张,重生之事她不敢告诉奶奶,生怕被当作无稽之谈,况且那个时代的人们,应该不会轻易相信村外来的陌生人吧。
“咦,泊年,你回来啦。”只见一个扎着两个麻花小辫的女生和一个年轻小伙并肩朝他们迎面走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