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剧本、当导演来得专业些。我第一次考试便自己动笔写剧本并找女同学合演,拿了全班最高分,也因此越来越对演戏感兴趣。然而一年之后,虽然和无线电视台正式签约,但我却演不到重要角色,只是被当成龙套演员跑来跑去。”
那个时期,他在电视台只领低薪,还有段时间赋闲在家,过了九个月最穷的日子,最惨的时候,他在银行的存款只剩下35。5港元。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出去兼职。他曾在谭咏麟开演唱会期间,每天帮忙将门票寄给观众,以挣取100港元的日薪。
这样苦苦撑了两年,机会终于降临。
许鞍华赴内地拍摄《投奔怒海》,让他出演一个重要角色。本来,这个角色是由大明星周润发担任的,但周润发由于与“无线”的合约关系,不能赴国内拍戏,便向许鞍华推荐刘德华,说:“无线有个小伙子很不错!”就凭周润发这一句话,刘德华便时来运转了。
第二个推荐刘德华的是林子祥。林子祥是《投奔怒海》的第一男主角,以前在拍《上海之夜》MTV时,刘德华曾和他搭档演出。林子祥对许鞍华说:“这男孩(刘德华)外形还不错,挺有个性的。”
由于这两人推荐,许鞍华便决定起用刘德华担任《投奔怒海》第二男主角。
第三个为刘德华说好话的人是《投奔怒海》的摄影师钟志文,那是在新艺城的一次合作中,刘德华给他留下了好印象。
回忆这次机遇,刘德华曾这样说:“我常觉得人一生当中的机缘是无限奇妙的,我步入影视圈虽然历经困顿,签约后被无线电视台闲置,但只要有演出机会,不管是一天两天的龙套演员,我也都不肯放弃,也因而有机会让周润发、林子祥及钟志文对我留下印象并主动引荐。”
周润发是第一个赏识刘德华的人,这使刘德华感激不尽。曾经有记者问,有哪些圈中人他会视为至亲,刘德华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三个人的名字,其中一个便是周润发。
拍完《投奔怒海》后,无线电视台仍没有什么戏给他,事实上,“无线”高层对许鞍华起用刘德华并不看好,甚至有反对的声音。但是,《投奔怒海》在香港上映之后,刘德华的出色表演顿时让圈内外人士一片叫好,其演技受到充分肯定。
接着,刘德华被安排在《杨门女将》中饰演杨六郎,后又被武术指导看中,让他在《苏乞儿》中和周润发演对手戏。
这时,“无线”已制订出计划,着手力捧旗下的五位新人,即刘德华、梁朝伟、黄日华、汤镇业和苗侨伟,外界将这五位新秀称作“无线五虎将”。
《投奔怒海》是刘德华演艺事业的重大转折点,而《英雄无泪》则是他第一部担纲主演的影片,真正使他走红的作品,是后来的《猎鹰》、《神雕侠侣》和《鹿鼎记》。
1984年,正当刘德华走红时,无线电视台要他再签五年长约,他坚持不肯续约,结果惹火了“无线”高层,下令将他“雪藏”。这次“雪藏”的时间长达十三个月。“无线”整治这个“不识相”的刘德华,可说是下了很大的狠心。
当年,香港商业电台曾就此事专门采访过刘德华。刘德华对记者表示,“无线”已停止他的一切活动,原安排他参演《博爱欢乐传万家》已经泡汤;与“华星”灌录的大碟,已接到指示暂停上市;早已制作好的《劲歌金曲》及唱片宣传片,也被搁置一边;原已决定推出的另一张新大碟,“华星”也决定将出碟日期推后……这一切都是要逼刘德华续约。
而另一方面,“无线”也不让刘德华完全闲着,派他去做他不情愿做的事,比如让他去《四三0穿梭机》(无线电视台的一个少儿节目)主持参加邮政体育会儿童年联欢会表演,与小朋友“同乐”。
这种差事他不干是不行的,因为他是“无线”合约艺员,对公司所分派的任务,他非接受不可。
在强大压力下,刘德华还是坚持不续约,由此可见刘德华的个性也是很倔的。在僵持的过程中,有一部由刘德华担纲的新剧《鼓舞》,早已排定了日期,不能不推出了。刘德华以为抓住了对方的弱点,决定以此为筹码,使出最后一招——不出席任何宣传活动,即不为这个新剧做广告。谁知无线电视台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宁肯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果然,《鼓舞》推出后,由于缺少担戏最重的刘德华协助宣传,首先在广告声势上便大打折扣,后来观众反映也不如预期的理想。
“无线”是不会轻易让步的,而是变得越发无情。
有一次,无线台《劲歌金曲》栏目播出钟镇涛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