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页)
之所以败,乃是谋略不足,只凭一腔忠勇行事。也缺少深远的目光,以致二人临刑前,刘正彦尚咬牙痛骂苗傅道:“苗傅匹夫,不用吾言,遂至于此!”
第八章 屡逢劫难
杨康重登帝位后,因为本身是个冒牌,加上功力被废,深觉身处险地,如履薄冰。秘密派人送信于师傅王文卿,希望他能到临安助己一臂之力。因为苗、刘废掉自己,扶赵旉上位,杨康觉得留着赵旉,迟早是个祸患。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至于孟太后,毕竟有恩于他,暂时不想动,准备看以后情况再说。
杨康想尽快除掉赵旉,等不及师傅过来,就暗中在他的饮食中下毒,让其“病”死了。赵旉死后,杨康假意大哭三天,闭门不出。若有人前来,便按压泪穴,啼哭作秀。众大臣感动非常,认定杨康爱“子”情深。
杨康虽然无德,治国之术却比先前的赵构厉害许多。听直言,用贤良。在其精心打理下,宋朝混乱失序的局面得到暂时的改观。上至群臣,下达百姓,多有称颂。
六月中旬的深夜,皇宫大内,灯火寥寥,四寂无声。御书房里,身着龙袍,头戴皇冠的杨康依旧坐在书案旁批阅奏章。忽然一道光华穿窗而入,急速掠过。杨康的头颅及皇冠滚落地下,无头的身躯倒伏到案上,鲜血从颈部喷涌而出,溅出三米多远。
下一刻一男一女现身房内,看了看杨康的尸首,相互说起话来。那女子说:“方才心急了些,望见他就下了手。现在想想,杀死他真有些不妥当。”那男子说:“是啊。虽说他干过不少坏事,但毕竟功力全无,已成废人。这么杀死他,有失公平。”那女子说:“我下手之时,突然觉得杀的不是杨康,而是当今的皇帝。现在正是国难之际,杀了他,岂不是要天下大乱。”那男子说:“人已经杀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难得两位有如此见地,劣徒虽然罪无可恕,却是杀不得。”一位中年道人突然在郭黄两人身后现形,让两人吃惊不小。转身却发现其人是杨康的师傅“冲虚先生”王文卿。郭靖说到:“王前辈,适才晚辈出手杀了贵徒,得罪之处还望海涵。”王文卿说:“你不曾杀了杨康,不信你自己看。”说完信手往地上一指。郭黄两人偏头一看,方才滚落地上的杨康头颅,此时现出原形,竟是一个西瓜。那无头尸首也变回原状,除了外套的龙袍,内里是稻草木头所扎。两人不禁佩服王文卿的修为高深,不愧是老一辈中的佼佼者。
黄蓉说:“你徒弟杨康恶迹累累,三年前帮助金人残害我汴京百姓,现又弑君谋位、偷天换日,实在是罪该万死。前辈乃是有道高人,千万不能袒护私己,以免其继续作恶,祸害苍生。”
王文卿说:“我徒儿杨康,虽然心性欠佳,但命中注定是真龙天子、万民之主,承天运而生,救黎民于水火。将来可保全宋室半壁江山,不为金人所占。于国于民,都是大有好处。现在你二人若是将他杀了,必定祸及江南。到时流血千里,生灵涂炭,所以两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郭靖说:“我们来时,也听街头百姓,俱是称道他贤能。大有将身家性命寄托其上的意思。罢了,今后我俩不再找他麻烦。容其一人,就能救江南万民,何乐而不为。”
黄蓉说:“天下局势如此,我相公都已经开口了,我也同意。”
王文卿说:“我替江南百姓谢过二位了。”
黄蓉说:“前辈,麻烦转告杨康,让其好好做人。不然因果报应,天理循环,就算我们不找他麻烦,也会另遭横祸。”
王文卿说:“请两位放心,我一定会告诫他修身养性,造福万民,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好皇帝。”
郭靖、黄蓉告辞后便离开了。原来他二人与杨康一战后,有了新的领悟,急忙赶回桃花源闭观修炼。一过就是三个月,等到出关。临安这边已经有了始料未及的大变化。苗刘兵败被杀,杨康重新上位做皇帝,而赵旉病故。二人在北方听到消息后,赶赴临安,准备向杨康问罪。不料在皇宫大内遇到了他师傅王文卿,有了这一番变故。王文卿算定郭黄二人会来找麻烦,做下安排,保徒儿杨康一命。若是没了杨康,天下大势就会彻底改变,进而影响整个历史进程。
十月秋收之后,金人依照常例,集中粮草、兵马,展开新一轮大规模进攻。兀术因攻克扬州有功,加官进爵,此次就由他统领兵马。兀术大破宋军,强渡长江至建康(今江苏南京)。杨康被迫逃往杭州。兀术紧追不舍,连下广德、安吉等地,经湖州攻下临安,又渡曹娥江,克明州,以追击杨康。
杨康本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