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看,就这样一个好好的孩子,因为父母不恰当的要求和老师不恰当的教育使他变成了“笨孩子”。这样的事情是多么让人痛心啊!不,除了痛心还有愤怒!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曾经非常轰动的马玥的故事。
案例二:马玥是个聪明的女孩,咿呀学语时,父母就对她开始了学前教育,教她识字、算术,才四五岁就让她学琴。马玥的乐感很好,可是手型却不符合老师的要求,严厉的老师见了便一边喝斥,一边用铅笔打她的小手。这使马玥对老师充满了恐惧,只要见到老师就紧张,越紧张就越弹不好。学了没多久,她就被无情地淘汰了。
要上小学了,父母找了关系将她送进一所重点小学。上学不到一个月,家长发现她眼睛弱视,于是带她去医治。在治疗的一个多月里她的瞳孔被放大了,因此看不见黑板上的字。结果期中考试她两门功课不及格,马玥成了差生。班里同学歧视她,欺负她,喊她“傻子”。一天下午,全班同学都要挨个去校长室考朗读,为了能得个好成绩,马玥早就将那篇课文读得滚瓜烂熟。轮到她了,站在一旁的老师在校长耳边说:“这孩子有点傻,可能脑子有问题。”她一下子呆住了,望着课本,脑子一片空白。
笨孩子的产生过程(2)
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大家围成圈做游戏。班长点了人数后报告说:“老师,多出一个人。”老师指着马玥说:“你出去,自己一边玩去吧。”马玥只好低着头忍着泪走出队伍,背后传来一阵讥笑声:“傻呆呆的,还想做游戏……”她孤独地走到操场外,用树枝在地上拼命地写着:“我不是傻子,不是傻子……”
学校要举行歌咏比赛。马玥想,这次是全班合唱,不会没有她。可是排练的那天,老师却让她提前放学回家。她愣住了:“老师,为什么不让我参加排练?”老师皱了皱眉头说:“这次合唱没有你。”她鼓了鼓勇气问:“为什么没有我,老师,我唱歌得过满分的!”老师不耐烦地说:“这是班上的安排。”站在一旁的同学说:“你傻里傻气的,上台会给我们班丢分的。”
从此后,马玥将自己更深地封闭起来。她恨那些用看傻子眼光看她的老师,恨那些将她当傻子耍弄的同学,她讨厌学校。
小学六年,马玥转了三个学校,可是她对学习已失去了兴趣,对学校已失去了美好的感觉,她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妈妈和爸爸一次次被老师或校长喊到学校。回来后,马玥总逃不了一顿痛打。马玥对学校充满了恐惧,也充满了厌恶。她不愿上学。她先装肚子疼,后来又装着双手颤抖。可是“好”了后还得上学。要真正逃避上学,只有装疯。11岁那年的一天,马玥突然“疯”了,爸爸妈妈不认识了,钢琴不会弹了……她被送进了疯人院,到了那里她才知道疯人院比学校更可怕,于是百般哀求、自我证明,被折磨几周她才从里面出来。
从疯人院出来后,妈妈决定自己给她补习落了3个月的功课。才补习了半个月,学校就要期末考试,马玥主动要求回校参加考试。她是想以此告诉父母,她不是傻子,不是疯子。考试结果令老师和父母惊讶,一个学期几乎没上学,她语文居然考了80多分,数学也考了70多分。妈妈想:女儿也许并不傻!她将马玥带去做智商测定,几家医院的测定结果几乎是一致的,马玥是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她的智商指数在130以上。
虽然父母不再怀疑她的智力,但是因为逃避上学装疯,进了中学后,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她不但是个傻子,还是个疯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指指点点地说:她是疯子,进过精神病院。
马玥真正地绝望了。她怕老师,怕同学,见了他们心里就打哆嗦,她还惧怕考试,只要考试,她就会真的生病。马玥知道,自己已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不去死,就真的会疯。一天深夜,马玥用刀片划开了自己的手腕,她想到了死。幸亏发现及时她被救了过来,可是第二天她又将缝的伤口划开了,她下了必死的决心。
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她被送到通州二中李圣珍老师的家。在李老师的爱与鼓励下,她不但变成了正常的阳光女孩,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例子,我们清楚地看到:原来孩子并不笨,“笨孩子”是“笨家长”和“笨老师”联手造就出来的;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例子,我们是否应该得到一些警戒和启示?
有时候,我们望子成龙心切,追求高分、追求完美,对孩子过高要求、过分苛责。我们想用我们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孩子出类拔萃。但实际结果不但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