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里仁》第四·一五)
章旨
曾子以“忠恕”来解释孔子“一以贯之”之道。
注释
①参姓曾,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九里)人,小孔子四十六岁,与父亲曾晳都是孔子的学生。参;音shēn。
②一以贯之以“一”来贯通我所有的道。
③唯音wéi;对长上恭敬的应答之词。《礼记·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
④忠恕朱熹《论语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推己,谓推己及人。
析论
“道”是最高的理想或方法,因此它的内涵比较复杂。孔子心中最高的道是“仁”,而“忠恕”是通向仁道最基本可行的门径。“忠”是尽自己的全部能力,“恕”是推己之心来对人。“仁”是至高之德,不易晓解,而“忠恕”之道是学习者当下的工夫,人人可以尽力。因此曾子以“忠恕”之道来解释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应该是很适切的。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说:“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的身上。”)孔子把“恕”看成是可以终身行之的德行,正好和本章相互阐发。
(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第四·二五)
章旨
孔子以为有德的人必定不会孤立。
析论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之人。因此有德的人必然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亲近。孔子身处乱世,诸侯以力相尚,社会唯利是从;孔子修身行道,因此有三千弟子向他学习,贤者有七十二位,(新浪读书独家首发)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就说明了“德不孤,必有邻”。
《易经·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人类追求义理因志趣相同而相聚,万物也因本质不同而分别群聚)《易经·乾卦文言》也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音色相同的乐器会互相响应,脾性相同的人物会互相吸引)这都说明了有德者必不孤的道理。
(三)
子曰:“巧言①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第一五·二六)
章旨
孔子戒人不要巧言,要小处能忍。
注释
①巧言表面上看来聪明合理,但背后却是充满了权谋私利的话。
析论
“巧言”,不只是“聪明巧妙的话”,而是指表面上冠冕堂皇,悦耳动听,背后却是充满了权谋私利的话,因为它表面上冠冕堂皇,和发乎道德良知的话无法区分,久而久之,它会一点一点地腐蚀人们的道德良知。巧言说多了,说的人也会养成一种取巧弥缝的习气,凡事不从正面去做,道德良知就一天一天败坏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历史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要去攻打彭越时,告诉部下大司马曹咎:“谨守成皋,汉军怎么挑战,都不要理他。我在十五天内一定杀了彭越赶回来。”项羽出去几天后,汉军天天派人挑战,辱骂曹咎,曹咎忍受不了小辱,于是出兵和汉军大战,结果大败一场。等项羽十五天后回来时,大司马曹咎已经兵败身亡了,项羽也如鸟折翼,实力大损。相反的,三国时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对司马懿百般羞辱,但是因为司马懿能忍,所以诸葛亮总是粮尽兵疲,无功而返。这就可以看出“忍”对成就大事的重要了。
论语卷·论道德(2)
(四)
子曰:“道听①而涂说②,德之弃也。”(《阳货》第一七·一四)
章旨
孔子认为随意听信或传播无根之言,是有道德者所不为的。
注释
①道听在路边听没有经过查证的话而信以为真。
②涂说在马路上传播没有经过证实的话。涂,道路,通“途”字。
析论
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于耳,出于口,没有经过心的思索或判断,因此,纵然听到善德,也不能为己所有,其德终无可成。这是从对自己修养道德这一方面来说的。
从对别人这一方面来说,道听途说,未加求证,便跟着传播,往往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那是不道德的。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