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1/4 页)
大明朝的官职就这么邪性,可问题放在杨博身上,就完全不同了,此老从地方官变成京官,不但品级没有下降,还升了!
更吊诡的是还升到了兵部武库司,武库司是干什么的,掌握天下的军械还有武举!光是听听,就知道里面有多少油水可捞!简直是让人眼珠子通红的地方,惹来多少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杨博却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步步高升,嘉靖二十五年被提拔为甘肃巡抚,从此之后,入出任兵部侍郎尚书,出则是蓟辽,宣大等处的总督,在九边转了一个圈,军中门生故吏之多,枝繁叶茂,数不胜数。
论起他在军中的地位,几乎能和严嵩在朝堂的地位相比。
就连那么狂妄的严世藩,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也把杨博放在天下三杰之一,和自己相提并论,至于徐阶,还是一边凉快去吧。
杨博能如此妖孽,光靠本身的才能显然不够,他和唐毅一样,背后都站着庞大的利益集团,只是和唐毅这边初出茅庐不同。
人家杨博仰仗的是一百多年积累下来,底蕴雄厚的晋商,就算是强如严党,也要忌惮三分。
东南闹成了这个样子,严党和徐党,甚至内廷都不可靠,想来想去,唯有杨博有这个分量去收拾残局。
不说别人,胡宗宪在宣大当巡按的时候,杨博就是总督,是老上级,德高望重,而且晋商一直经营边贸,和东南的走私扯不上什么关系。
嘉靖盘算了好半晌,徐阶的推荐果然不错。
“杨博确实是不错的人选,立刻给他下旨,即日赶赴江南。”
……
任命杨博的消息传出,京城的官场就是一阵大乱。
最先骂大街的就是徐渭,这家伙在翰林院清闲得要命,别人是官升脾气涨,他倒好,是膘升脾气涨,看谁都不顺眼。
“徐华亭简直就是坏事,选谁也不能选杨博啊!”
王世贞犹豫了一下,“文长,我看杨博还算不错,至少他不是严党的人。”
“呸,我看你也是糊涂了,他比严党还要糟糕。”徐渭怒道:“当年苏州闹粮荒的时候,可是行之坏了王崇古的好事,还顺带着把晋商四大钱庄赶出了苏州,仇口深着呢,杨博能轻易放过行之吗?”
“哎呦!”
王世贞以手击额,脸跟吃了苦瓜似的。
“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这么说杨博南下,行之就危险了?”
“那还用说,无论如何,都要挡住杨博。”
这两位大才子想了半天,愣是找不出办法,人是徐阁老推荐,嘉靖批准的,试问天下谁能有分量把任命给推翻了?
徐渭憋屈的都吃不下去饭,还是找唐顺之吧,兴许他能有主意。急匆匆到了唐顺之的府邸,发现这位手里拖着小碟,正饶有兴趣地逗一只八哥。那个专注的劲头儿,仿佛看到了狗头金,顿时气得徐渭三魂出窍,七魄升天!
唐顺之恍然未闻,还说呢。
“叫,叫啊!”
“叫皇上万岁,叫了给你吃的!”
……
徐渭差点昏过去。几步到了唐顺之的面前,一把抓住碟子,就往地上一扔,摔了个粉碎!
在心学门里,徐渭和唐顺之是平辈的,故此徐渭并不那么客气。
“我说义修兄,你心也太大了,行之脑袋的都要保不住了,你还有心思逗鸟玩,信不信我把它给掐死了!”
徐渭说着伸手就去抓,可把唐顺之吓坏了,他伸手一掐徐渭的腕子,抬脚踢脚踝,顺势把徐渭摔在了地上,砸出了一个坑。
“徐文长,你要是把鸟给吓跑了,我拧了你的脑袋!”唐顺之怒目而视。
徐渭耿着脖子,不服不忿,急赤白脸道:“你就算杀了我,也管不住我的嘴。徒弟有难,当师父的不闻不问,你对得起良心吗?”
两个人四目相对,噼里啪啦的火星子乱冒,唐顺之先败退,压低声音说道:“徐文长,你长点脑子,行之是死是活,就看这只鸟了。”
徐渭不解,“唐荆川,你是不是那我当三岁小孩子唬弄?”
“唉,你起来吧,我都告诉你!”
把徐渭带进了客厅,唐顺之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顺手抓起茶杯,却是空的,只能气哼哼放在了一边。
“文长,你是不是气恼徐阁老推荐杨博南下?”
“没错!”徐渭毫不客气道:“行之是为了大家伙背黑锅,要是东西不烧,鄢懋卿兴风作浪,没人能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