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么了?平日里一家人在一起用饭的时候,总是笑逐颜开的……
“爹,您可是有什么心事?怎么今儿个一句话都不说啦?”这样想着,萧惠欢便试探着问道。
萧大成对这个女儿一直都是百般疼爱,此时见女儿这样问自己,心中一阵宽慰:女儿果然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啊,连老子不高兴都能看出来。不过这事儿,跟女儿说也没用。当下轻轻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要去厨房装饭。一边的萧惠生见状,连忙放下碗筷站起来接过萧大成的碗:“爹,让我来吧……”
萧大成也不推辞,把碗递给大儿子,然后叹息一声,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一家人说道:“下午到宗族祠堂,惠涛闯下的祸事是不能再瞒下去了,不然族长指不定又会和北庄死磕。可若是说出来,北庄的水车必定要咱们几家人赔;水生的汤药钱,也得咱们几家人负责。家中本就没有多少余钱,这些钱,还是准备攒着给惠生娶媳妇用的,唉……”
正好这时候萧惠生为父亲装好饭回来了,听见父亲的话,将饭碗递给父亲之后出声道:
“爹,孩儿还不急着娶媳妇儿,家中的钱,还是先拿来把眼前的事情对付过去吧。无论如何,总不能让弟弟去受这个委屈。弟弟虽然淘气,可他年纪还小,等再过两年,等他长到惠欢的年纪了,自然就懂事了……”
萧大成满是欣慰的看了萧惠生一眼,其实他心中最为担心的,就是大儿子会因为这件事情,如今听大儿子这样说,心情稍稍好了一些,于是又大口的开始扒饭……
“爹,其实您无需如此担心的。虽说今年大旱,可咱家地里种的庄稼,却有一大半都是耐旱的作物,今年咱们家不会比往年差的。等过了八月,地里的庄稼收上来,卖了粮食不就又有余钱了么?咱们再省一些,未必便不能为大哥娶一房媳妇儿……”萧惠欢此时也出言劝慰道。
话音一落,旁边的母亲连忙应和道:“欢儿说的是正理,还多亏年初的时候欢儿的坚持。若是跟着庄子上其他人家一样,还种那么多水稻,今年这一年怕是就真的难过了!”
听见妻子女儿这样说,萧大成的脸上总算也有了些轻松的笑容。年初春耕播种的时候,也不知道女儿究竟是抽什么风,一定要他种小麦和高粱这两种作物。问她是什么缘故她也不说,或者说是她也说不明白。当时因为这个事情,自己还狠狠的冲女儿发了一通火:关系到一家人一年的口粮,怎能如此儿戏?
可女儿一定坚持要自己种,起码要种一半以上,那两天甚至以绝食相胁。最终,自己还是因为心疼女儿而妥协了。可那一段时间里,自己却被庄子上的不少人笑话,说自己脑子烧坏了,眼看着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却种那么多抗旱的作物……
如今看来,女儿的坚持竟然是如此正确。可是,以萧大成对女儿的了解,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她定然不会做出那种绝食相抗的事情来。那她究竟是如何知道今年会大旱的呢?
想到这里,萧大成忍不住出言问道:“欢儿,年初的时候,你究竟是如何知道今年会大旱的?”
萧惠欢正夹着一条晶莹剔透的泡萝卜丝往嘴里送,听见父亲这样一问,一下子愣住了,半晌之后才轻轻的答道:
“女儿也不知道,就是一种感觉……”
一家人闻言,顿时都愣住了:凭感觉,你就敢拿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开玩笑?萧惠生愣了半晌,才将嘴里一口饭菜吞下去,然后竖起一个大拇指:
“妹子,哥佩服服你…………”
卷一 翩然而至 第十章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下午萧大成要到宗族祠堂,再次商讨和北庄的恩怨纠纷。其实说是商讨已经不对了,应该说是要给一个交代。不过经过午饭的时候自家女儿的那一通开解,萧大成也就再没有什么顾虑了,大不了就是紧几个月,待地里的庄稼收上来,留下一年的口粮之后,起码也能再卖个十多二十两银子,咱家不差钱儿……
萧惠欢自己,则要跟着母亲和大哥一起到地里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虽说在她的坚持下,今年地里的庄稼大部分都是抗旱的作物。可还有一小半是水稻,那些还是要精心伺候的。好在那些抗旱的作物不需要怎么伺候,光是这点水稻,一家人齐心协力,照料起来倒是不需要太费力。
萧家有五口人,按照萧家庄的规矩。庄上凡是年满六岁的人,都能分到五亩旱地,三亩水田。男丁的土地可以终生占有,女人的土地则只能在五十岁之前占有,五十岁之后,由庄子上收回去另行分配。所以萧惠欢家现在实际上拥有旱地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