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页)
”,此云“酺”,未详孰是也。
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一'中平中,黄巾贼起,郡县皆□城走,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二'国人素闻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觽十余万人。及献帝初,义兵起,宠率觽屯阳夏,'三'自称辅汉大将军。国相会稽骆俊素有威恩,时天下饥荒,邻郡人多归就之,俊倾资赈赡,并得全活。后袁术求粮于陈而俊拒绝之,术忿恚,遣客诈杀俊及宠,陈由是破败。'四'
注'一'华峤书曰:“宠射,其秘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经纬相将,万胜之方,然要在机牙。”
注'二'置军营于国之都亭也。
注'三'县名,属淮阳国。夏音公雅反。
注'四'谢承书曰:“俊字孝远,乌伤人。察孝廉,补尚书侍郎,擢拜陈国相。人有产子,厚致米肉,达府主意,生男女者,以骆为名。袁术使部曲将张辏а羲叫械匠拢��∷��⊥�右�疲�蛘┥笨。�豢だ羧税Ш湃缟ジ改浮!�
是时诸国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者甚觽。夫人姬妾多为丹*(阳)**'陵'*兵乌桓所略云。
彭城靖王恭,永平九年赐号灵寿王。'一'十五年,封为钜鹿王。建初三年,徙封江陵王,改南郡为国。元和二年,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乃徙为六安王,以庐江郡为国。肃宗崩,遗诏徙封彭城王,食楚郡,其年就国。
恭敦厚威重,举动有节度,吏人敬爱之。永初六年,封恭子阿奴为竹邑侯。'二'
注'一'取其美名也,下重熹王亦同。东观记曰“赐号,未有国邑”也。
注'二'竹邑,县,属沛郡,故城在今徐州符离县也。“竹邑”或为“邕”字,转写误也。
元初三年,恭以事怒子酺,酺自杀。'一'国相赵牧以状上,因诬奏恭祠祀恶言,大逆不道。有司奏请诛之。恭上书自讼。朝廷以其素着行义,令考实,无征,牧坐下狱,会赦免死。'二'
注'一'东观记曰:“恭子男丁前*'妻'*物故,酺侮慢丁小妻,恭怒,闭酺马厩,酺亡,夜诣彭城县欲上书,恭遣从官仓头晓令归,数责之,乃自杀也。”
注'二'决录注曰:“牧字仲师,长安人。少知名,以公正称。修春秋,事乐恢。
恢以直谏死,牧为陈冤得申。高第为侍御史﹑会稽太守,皆有称绩。及诬奏恭,安帝疑其侵,乃遣御史母丘歆覆案其事实,下牧廷尉,会赦不诛,终于家。”
恭立四十六年薨,子考王道嗣。元初五年,封道弟三人为乡侯,'一'恭孙顺为东安亭侯。
注'一'东观记曰:“丙为都乡侯,国为安乡侯,丁为鲁阳乡侯。”
道立二十八年薨,子顷王定嗣。本初元年,封定兄弟九人皆为亭侯。'一'
注'一'东观记曰“定兄据卞亭侯,弟光昭阳亭侯,固公梁亭侯,兴蒲亭侯,延昌城亭侯,祀梁父亭侯,坚西安亭侯,代林亭侯”也。
定立四年薨,子孝王和嗣。和性至孝,太夫人薨,行丧陵次,毁胔过礼。傅相以闻。桓帝诏使奉牛酒迎王还宫。和敬贤乐施,国中爱之。初平中,天下大乱,和为贼昌务所攻,避奔东阿,后得还国。
立六十四年薨,孙祗嗣。立七年,魏受禅,以为崇德侯。
乐成靖王党,永平九年赐号重熹王,十五年封乐成王。党聪惠,善史书,喜正文字。与肃宗同年,尤相亲爱。建初四年,以清河之游﹑观津,勃海之东光﹑成平,涿郡之中水﹑饶阳﹑安平﹑南深泽八县益乐成国。'一'及帝崩,其年就国。党急刻不遵法度。旧禁宫人出嫁,不得适诸国。有故掖庭技人哀置,嫁为男子章初妻,'二'党召哀置入宫与通,初欲上书告之,党恐惧,乃密赂哀置姊焦使杀初。事发觉,党乃缢杀内侍三人,以绝口语。又取故中山简王傅婢李羽生为小妻。永元七年,国相举奏之。和帝诏削东光﹑鄡二县。'三'
注'一'前书及郡国志清河无游县。观津故城在今德州蓨县东北,东光在沧州东光县南,成平在景城县南,中水在今瀛州乐寿县西北,南深泽在今定州深泽县东也。
注'二'哀,姓;置,名也。称男子者,无官爵也。
注'三'鄡县属钜鹿郡。鄡音羌尧反。
立二十五年薨,子哀王崇嗣。立二月薨,无子,国绝。
明年,和帝立崇兄修侯巡为乐成王,是为厘王。'一'立十五年薨,子隐王宾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