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1/4 页)
文官转武职,也是明朝最多,也不知怎么评价这种现象。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陆皓山告辞而去,径直找张公公张茂霖。。。。。。
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收了陆皓山的厚礼,张公公变得特别好商量,不仅同意陆皓山的请求,还表彰陆皓山这种主动请战、为朝廷、为皇上分忧的做法,承诺要是立了功,会替陆皓山向皇上请功云云,陆皓山自然再三感谢,走之前还留下一百两银子作见面礼。
请战的事终于成了,陆皓山长长松了一口气,虽说现在自己也是大明将士中的一员,不过心中也暗暗同情起这些将士来,说实话当大明的战士真不简单,在缺粮少饷的情况下去跟敌人拼命,还要遭到这些太监的为难,以前听说打仗要动用火器,将士还得花钱贿赂那些守库太监,当时觉得不太现实,现在明白,在大明朝,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
在江油当县令时,陆皓山就花钱从秘密军火库里偷偷购买了不少火器,其中还有两门威力强大的红衣大炮,可惜现在还不敢拿出来,要不然轰上几炮,肯定把老回回的人轰得哭爹叫娘。
回到榆枣关后,陆皓山一边筹备物资一边等侍其它军队换防,到了四月二十六这天,一名陕西千户带兵前来顶替陆皓山的防守位置,陆皓山终于可以率着剩余的七百余骑进京畿地区剿匪,那老冤家老回回就在真定府活动呢。
清仇旧恨,正好一块清算。
“兄弟们,准备好了没有?”陆皓山站在临时搭建的点将台。用眼睛巡视了一下整装待发的手下将士,大声地问道。
“时刻准备着!”一众将士竭尽全力的回应道。
陆皓山没有再说什么,点点头,用手大力一挥:“出发!”
一令声令,几百骑飞了似的向前奔去,人数不多却声势浩大,有如一阵强大的旋风、又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进入了五月,怡人的天气已成了过去,现在艳阳高挂。天气越发炎热起来,在真定府以南的元氏县境内一坐不知名的山上,老回回正携着他的部下在休息。
队伍有男有女、有老有小,还有人拖家带口的,大抵每次义军都是这样,这个没办法,有些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或士兵,当然也有裹挟进来的百姓,作为首领。老回回给不了这些手下粮饷,所以来去大抵都挺自由,能养多少人、又聚多少人全凭首领的本事和人格魅力,对于自己的能力人格魅力。老回回那是很有自信。
即使攻打真定府折损很大,不过这些并没有让老回回灰心,从起兵造反到现在也有好几个年头,这些年不知几番起落。老回回的内心已经变得非常强大。
以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食不饱腹、衣不遮体,可是造反后。以前没吃过的山珍海味也吃腻了,以前没穿过的衣服也穿过了,就是以前只能仰望的女子也不知推倒多少,人生已经无憾,感到这辈子值了,就是死也没无所谓,所以老回回一直用淡然的心态去面对,面对很多突发事件也能淡然面对。
不过,也有大失神态的时候:
“什么?王大哥死了?这,这,这怎么可能?”老回回失声地叫起来。
老回回瞪大双眼、面色愕然,腾的一声从地上站起来,由于起立过急,酒杯里酒都倒在身上都浑然不觉。
“咦,首领这是怎么啦?”
“就是,这么失态,不会发生什么大事吧?”
“王大哥死了?哪个王大哥,我们首领不是姓马吗?”
看到自家首领这么失态,手下和追随者马下议论纷纷,有些好事者就向队伍中资格老的人打听是怎么一回事。
其中一个穿着一身从官兵身上缴获的锁子甲、手提大砍刀的中年汉子好像卖弄一样压低声音说:“你们不知道吧,能让我们首领导叫王大哥的,估计只有紫金梁王大当家了,紫金梁大王姓王,名自用,那可是我们义军公认的首领,首领最早是与高迎祥、罗汝才等人以边兵身份共同揭起义旗的,关系一直很好,后来各路义军聚首,组成三十六营共对对付官军,这三十六营是以紫金梁王自用为首,我们首领也是三十六营的首领之一,王大当家是我们首领的大哥,救过首领几次命,可以有过命的交情,如果猜得没错,首领口中的王大哥,应该就是王大当家。”
“什么?王大当家死了?这,这怎么可能,王大当家人强马壮,是我们中实力最强的。”有人惊呼道。
一个发须有些发白的老人压低声音说:“这事俺老汉说悬哪,俺老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