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3/4 页)
把世袭的官职丢了,也没脸见祖宗啊。
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此次不沾泥在四川肆虐,仅仅是一个不沾泥,就把四川搅得一锅粥,县城被攻破了好几座,军队在青林口也受到重创,前任指挥使也为此打入了大牢,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从这里可以看到不足,有管理的不足,也有卫所的不足,所以,进行一些变革也势在必行。”
顿了一下,看到在场的百户一个个一脸凝重地听着,没人打断自己的话,陆皓山心中暗暗点点头,继继续说道:“其实卫所的不足,在座的诸位最有发言权,无非是两样,训练不足,纪律散慢,按惯例,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身兼数职,训练不足,也就在情理之中。”
“本官与都指挥使商议过后,觉得屯和守其实可以分而割之,经过本官这些日子对千户所的了解,觉得可以进行一些改变,具体是这样,本官负责练兵,健壮、合格的士兵归本官训练,把他们训练成精兵,成为千户所的中坚力量,而在座的诸位,分管民事,主要是负屯田、巡视、守城,整个千户联合起来,把收益集中分配,当然,在场的诸位是要占大分的,捞功劳分配,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伙掐成一股绳,还是大有作为的,文冲千户所主要守卫广元,广元是四川的门户,入川的咽喉,又扼守着嘉陵江,只要经营得好,绝对是财源滚滚,不知诸位的意见如何?”
说完,马上补充道:“当然,这些是本官的提议,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对这个整合计划不满意的,也可以不参与其中。”
可以不参与其中?
说得倒是大度,要是不参与,估计就会“参与”撤卫所的名单当中了吧。
百丈关百户长郑仁超小心地问:“大人,您的意思,你管军事,其余的事归我们掌,我们仍然百户长,对吧?”
“对,没错”陆皓山说:“你们的百户长是世袭,谁也夺不走,除非被朝廷撤了。”
众人心中一寒,这“除非”二字,简直就是威胁。
看到众人有些犹豫,陆皓山笑着说:“平日你们各自为政,有时为了利益相互拆台,损失不少,只要诸位团结一心,本官保证,你们得到的不会少,反而更多。”
利益可以给你,但是军队一定要掌握在手中,陆皓山突然感觉到,这一幕很熟悉,对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未完待续。。)
236 筹备贺礼
“大人,你的想法真是太有远见了,小的举双手赞成。”只是沉默了一会,钱百通第一个表态同意。
有点焦不离孟的季勇马上附和道:“大人,这个主意太妙了,小的也举双手赞成。”
屯与守分割,说到底就是不用练兵,可以腾出手来更好地捞钱,何乐而不为呢,这不是太平时期,那些暴民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起一茬,特别是青林口一役,官兵死伤无数,血流成河更是深刻的教训,谁也不知什么时候要上战阵,就算作为百户需要上战场,练兵也是一件苦差,如果按陆皓山的计划,天不亮就要起床,从早训到晚,现在可是入冬了,财多身子弱,大冷天抱着美娇娘在被窝里舒服多了。
有机会多捞钱,不用当苦差,傻子才不干呢,最重要的一点,那世袭的百户之位并没有削去,还得以保留,两人心里都有一个想法:反正自己的利益没有损害,捞钱的门路还在,现在同意,百户之位还能保存,要是不同意,说不定那百户之位就没了。
“小的同意”
“术业有专攻,这样集中训练,效果肯定更好。”
“呵呵,千户大人的这个主意太妙了。”
“赞成,这个变革得好啊。”
在场的一个个都是人精,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对他们来说,钱百通和季勇想到的,他们也想得到,枪打出头枪,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碰这位强势千启大人的枪头。
陆皓山笑着说:“诸位都没有意见对吧?”
“没有意见”
“支持。”
众人齐声说道。
“那好”陆皓山高兴地说:“那此事就暂且定了,本官不日出发,变革一事会由本官的师爷代为执行,到时还要仰仗义诸位多多支持、配合。”
在场的人自然连连称是,陆皓山懒得再和他们解释,此事交给李念来处理就行。几万人的县城李念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何况这一千多号人,再说也到饭点了,威已经施过,是时候对他们施点恩,恩威并重才能更好驾驭手下,当然,这恩只是小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