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页)
才让他们下台,发完抚恤,马不停蹄是论功行赏,让那些作战勇敢、立下功劳的纠察队员上台领赏,陆皓山每颁奖励时都会把获奖队员的功劳大声宣读,以示公平公正。。。。。。
台下在领奖,可是下面的家属早就讨论开了:
“你看,那是我们家的三小子,没想到立了一个大功,真是有出息。”
“老王,你家那孩子厉害啊,不仅做了小队长,还立了功。”
“大老爷还真的没话说了,一个月一两的银子,吃得好住得好,虽说训练辛苦了一点。”
“辛苦?这叫辛苦吗?知足吧,要是你去地主家,从早干到晚说混不上一顿饱饭,那才叫辛苦呢。”
“老林家的二虎子真是争气,吃饭时吃甲等饭,有饭有肉,现在又立功,领功又领奖,不像我那个不争气的东西,大老远跑到这里跟他喝粥,什么好事也轮不到他,听说成绩不好还要赶出纠察队,真是愁死了。”
“县官大老爷真是有情有义,月钱这么高,抚恤又这样优厚,这纠察兵当得。”
“那是,我也得让我家那小子好好干。”
“早知让老四也来参加好了,不行,一会让我家那小子打听一下,看看还能不能再招一点,这次有了空缺,应该还招人吧。”
“我也让侄子报名,在这里有吃有喝,比家里三天吃粥二天断炊强多了。”
。。。。。。。。
众人议论纷纷,不少人对纠察队对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队员以及家属对纠察队的支持和理解,从现场的情况看,效果还不错。
“那个,大人”
赵余庆刚开口,陆皓山马上说:“岳父大人,这里不是公堂叫我皓山即可。”
“皓山”赵余庆眼里又多了二分欣赏之色,心想还真是懂事,不过很快有些疑惑地说:“其实把银子发下去,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何必搞这个追悼会呢,以纠察队的待遇,里面的打死也不肯走,外面想进来的都快挤破头了。”
陆皓山犹豫了一下,看着校场上、树荫下队员和家属那一张张笑脸,然后坚定地说:“小婿知道,不过,我更想赋予纠察队灵魂,也让家属和百姓理解纠察队,而队员也以纠察队为荣,让他们明白立功光荣,就是受伤战死,也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凝聚力强大的战斗力。”
灵魂?
这个词很深奥,看着陆皓山那张坚毅的脸,赵余庆动动嘴皮想说些什么,不过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
他想不明白,一个小小纠察队,为什么一再强调战斗力,这是。。。。。要逆天吗?
“岳父大人,小婿有一件相求。”赵余庆没话可说,可是陆皓山却有话说了。(未完待续。。)
ps: 有点不舒服,不过会保证更新的
146 袁师之死
“哦,有什么事?”赵余庆笑着说:“是不是钱银方面不趁手,钱银不是问题,你是七品县令,可以住在县衙,如果不喜欢,我在江油送你一套宅子。”
女婿就是半个儿,赵余庆只有一个女儿,自然想她过得开心,赵家是经商世家,家财万贯,自然不在乎这点钱银,他知道陆皓山在抄收陈贵的家财时发了一笔,不过大都花在纠察队上,以为陆皓山手头拮据,当然,要是他知陆皓山还暗中抢了朝廷的官银,那就另当别论了。
陆皓山摇摇头说:“非也,小婿怎么能要岳父大人的钱银呢,虽说俸禄微薄、家底也没岳父大人丰厚,好在为人不算迂腐,还算薄有积蓄,目前尚能应付。”
“那你所求何事?”猜错了,赵余庆有些吃惊地说。
“我想要一个人。”
“什么人?”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走到偏僻处看到没人后,陆皓山这才压低声音说:“孩子,一个孩子。”
赵余庆一脸疑惑地说:“什么孩子,说清楚一点。”
陆皓山小声地说:“这个孩子叫李定国,是八大王张献忠收的义子,今年十岁,这是一个故人之子,小婿不想他误入歧途,想把他从张献忠身边要回来,现在朝廷正在围剿他,孩子跟在他身边很不安全,岳父大人你也知道小婿最近走不开,几个手下不是走不开就是能力不足,所以还想请岳父大人帮忙想个办法。”
原来是故人之子,这可把赵余庆吓了一跑,还以为是陆皓山在外在有私生子呢,这样一来,自己女儿的地位就不保了,听到只是故人之子,一下子大大松了一口气。想想也是,眼前陆皓山才二十出头,哪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