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院长张庆先又到宾馆拜望吴承恩先生,寒暄了一阵闲话后,院长说:“吴先生能够在五百年后复活,是当代世界的一大奇迹。无论从哪个科学领域,都有重大意义。所以,您引起世界的震惊,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毕竟目前这个世界对于您已经是五百年之后了。世界科学之发展,科学之进步,是我们的祖先无法想象的。就是以您写作《西游记》的丰富想象力,都不会想到……”
吴承恩点头,连连说了三个“然也!”
张庆先院长接着说:“为了使您迅速融入这个社会,我们商量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有关现代的语言、知识和智慧拷贝到你的脑子里。”
“何为拷贝?”吴承恩问。
张庆先院长说:“拷贝就是复制,就是复写……怎么说呢?就是印刷吧。”
“那么,就是说,有许多知识我就不用学习,用什么发明‘灌进’的的头脑中就行了?”吴承恩问。
“是的。”张庆先院长答“只要把有关知识拷贝到你的脑子里,转瞬间你就成为一个现代人了。”
“那么,我的知识能够达到什么水平?”
张庆先院长说:“现在更高级的软件的发明,还在试验阶段。目前只能达到高级中学水平,如果和明朝的科举制度相比,也就是秀才一级吧。至于拷贝‘举子’、‘状元’一级的知识进入人脑,研究工作还没有完成呢。”
第二回 数千记者采访 吴承恩回答媒体(3)
吴承恩本来是极具想象力又是极端聪明的,一听便知,说:“正合我意,我接受!”
也就在当天下午,吴承恩被领到“计算机研究所”的一个房间里。工作人员让他躺在铺着白色床单的一张小床长。像测量脑电图似的,在他的头上贴上几枚电极,电极又连接在旁边的电脑上。工作人员让吴承恩先生保持镇静。他耳朵旁便响起了蚊虫般的嗡嗡声。
也就是过了几十秒钟吧,“好了。”工作人员说。随即把吴承恩从床上扶起来。
守候在一旁的张庆先院长问:“感觉怎么样?”
吴承恩擦着额头微微一笑,说:“好象往额头抹清凉油,凉丝丝的。”又问工作人员“我的大脑好象是一个硬盘吧?你看没看,把这些知识和智慧装进去,我这个大脑还有多大空间?”
工作人员说:“空间还大着呢。你再写十万部《西游记》也用不了现存空间的万分之一。”
“让我看看……”说着吴承恩翻身站起,俯在电脑键盘前,手指便在键盘上跳动起来。
张庆先院长高兴地说:“成功,成功,完全成功!”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会场内挤得水泄不通,中国和世界的新闻界,科学界,文学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提问,科学院领导和吴承恩先生的答复,也很有说服力。提问的举手好象森林一般,递的提问纸条,有上万张。由于准备充分,会场秩序还算可以。但是发布会只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主持会议的科学院院长张庆先就匆忙宣布:“考虑到吴承恩先生的身体,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散会!”
有许多人不肯离开会场,有的提出抗议,说是会议时间太短,人们拥挤着要和吴承恩先生握手。在二十几名警察的保护下,吴承恩先生得以从后门离开会场。
接着,全国各大报、省报,晚报发表了一系列的新闻和通讯:
“世界最伟大之新发现”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先生五百年后复活”
“冰川沉睡五百载,一朝复活在今天”
“吴承恩先生复活记”
“吴承恩先生访问记”
“本报独家新闻:
——冰川科考队队长发现吴承恩先生和复活亲历记”
……
这些新闻和通讯全以头版头条,黑体字通栏大标题刊出。
外国通讯社、电台和电视台、英特网络的报导,通过无形的信息高速公路,象雪片一样在几分钟之内飞向全世界。各种文字报刊,传向地球上八十亿读者……
过了几天,由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了一次吴承恩先生和文艺界的专场“见面会”。“见面会”设在“二十一世纪饭店”会议大厅。
参加这次“见面会”的有: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选出的主席、副主席、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各部门的主任、作协直属单位的头头、全国著名作家和评论家、各省、市、自治区、特区作协的主席、副主席,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