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页)
上课的途中,给学生侃两句,至少证明,你大姐故事还是会讲一些的。
等到叶秋从空间出来,外面天色已经听暗的啦,冬天嘛,日短夜长,可以理解,再加上今天本身就是阴天,抬头一看天空,似有连绵乌云要掩盖下来,很有种山来欲雨风满楼的压抑感觉。
看自家老妈还没有要回家的倾向,叶秋乖乖的淘好米,插上电饭煲,想了想,家里的剩余食材还不少,好像上次的鸡汤也还有些,要不直接就再来个火锅,反正天气也这么冷,刚好。
这么想着,就到房子附近的地上,砍了株粗壮茎叶厚实的大白菜,大概有个2、3斤重,菜市场买的话,至少也要来个5块钱左右,怎么说呢,自家中的东西,拿到手中,总有种自己赚到的感觉。因为总有一种错觉,这是白吃的,自家种的嘛,也不怎么的吝惜。
回到厨房内,果然还是里面暖和,房子什么的,果然是人类站起来了的标志之一啊,祖先果然是聪明如海。有时候,叶秋总觉得,坐在家里,手里捧着个热水袋,手上一杯热茶水,再加上旁边的一盘素心糕,说不得,身边再有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那简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很想反复不断的重温当时的那个场景。
不急不缓的将食材都准备好,该切的切好,该分的分好,看着铺满整个紫红圆桌的食材,想了想,又进了空间,从餐厅那边,直接的兑换了,几盒已经切成薄片的羊肉和牛肉——火锅的绝佳伴侣啊!
晚上的一顿饭,吃的还是很温馨,甚至有些热火朝天的,呼呲呼呲的,满桌都是提着个冒烟的调羹,滋吧滋吧的吞咽声,中间的那个火锅还一刻不停的翻滚着,真的是火烧屁滚般的窘迫。
叶爸的心情也很是舒畅,满面的陶醉笑容,眉眼大开,很是爽朗,叶秋估摸着应该是下午的牌局轮上他了,而且应该还占了一捏捏小便宜。
“爸,今个怎么这么开心啊,有啥好事,说出来,分享下,让我和妈,也开心下呢!”叶秋笑意研研的问着。
果然,如自己所料,听到自己的问题之后,原本低头享受汤汁美味的叶爸,立刻的就将脸上的笑容放大最大,最明显的就是嘴巴和眼睛,一嗡一嗡的,明显是很激动,“今天下午,你爸可是大杀四方,赢尽四方大佬,盖了个满堂灌啊!”
听着叶爸的用词,叶秋憋着不笑出声来,叶爸,这是平时武侠警匪电视剧看多了吧,还有应该还有不好戏剧的成分,涉猎的真广啊,素养真不错。
话说叶爸对戏剧挺感兴趣的,尤其是京剧,那是人家觉的戏剧之中只有京剧最霸气,偶尔闲来无事,又激情昂扬,叶爸忍不住还会嚎俩嗓子,听起来还不错的,就是短了些,因为唱词记不住。
叶秋记得,以前自己小时候,自家这边的村里,基本上每天都会有那么个戏班子,到这边来演出,当然是要出钱的。这钱,要不就是村委会的余额出;要不就是村子里有钱的人家拼一拼,一起搞一台,大家伙乐一乐;还有的,就是家里忒有钱的,家里老人大寿,请个戏班过来,唱几天,为着祝寿一下,权当自己的孝心了。
当然,大家对看戏这种事,是很热衷的,老人大人看得那叫一个韵味,唱词婉转,还有故事的韵律性,至于叶秋一般大的毛小孩,那纯粹的凑热闹去的。因为实在是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语言的隔阂,也实在是听不懂,也没那情致,嗯嗯啊啊的,在那边一待就是一上午或者下午或者一晚上。
反正,小孩子的屁股就像是猴子屁股,那是一刻都不得闲,拼了命的在人群的缝隙之中,游来串去,活生生的一条大鱼缝隙中的灵活小鱼苗啊!
当然,奔来跑去的目的地,也不过那么两三个,一个就是自家老爸老妈还有爷爷奶奶亲戚那边的固定位置,还有一个就是戏台人群不远处的那些个小摊,那真的是玲琅满目:炸年糕、茶叶蛋、棉花糖、甘蔗、炸香肠、烤番薯、小混沌、肉包子、、、、闪瞎自己一帮小孩子的狗眼,恨不得一下子,砰一下子的扑过去,统统揽入怀中,刷下的捧着跑回家,再也不出来了。
那个时代的物质虽说不怎么贫乏,但是要说多丰富,还真没这意思。反正,就看戏场那些小泥猴,双眼冒光盯着这些吃食的,欲弑人的眼光,就知道,人家还是很垂涎的。
戏场里最常见的,就是,一帮小孩子,招朋引伴的,在人山人海的群魔帮里,呼啊乱窜,到处撒播着烦躁的种子,时不时的被旁边被打搅到的大人,轻轻的一拍屁股或者胳膊,或者嘶叫着骂两句,不过立马的就被淹没在人群中了。
人家是越生气,这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