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谎言是随意和自发的,也未经说谎者认真地考虑过。大多数的谎言是成功的,59%的说谎者自信他们的谎言会被接受,而只有19%的说谎者认为其谎言会被别人识破和看穿。
在多数的社会交往中,谎言对说谎者有利,如可以使他们避免窘迫、负疚感、不便,或寻求他人的认同或物质收益。然而,四分之一的谎言是对别人有利的,用以保护其感情或增加其利益。当残酷的事实可能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时,人们尤其不会讲出真相。比如,想像你真的不喜欢一幅画,但却要向创作这幅画的艺术系的学生描述你的感受。你会完全诚实吗?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如此。通常,人们会说这幅画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但给出的批评要比做出书面评价时少得多。
有些谎话显然是为了增进与别人礼貌和友好的交往。我们常常同意别人的看法但实际并非如此,我们常会说我们为某些事情高兴,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开心。在紧密关系中我们期待同伴宽容大度与诚实,这时候的谎言多是善意的小谎。与对一般的熟人或陌生人相比,人们较少对自己的爱人或朋友说自私贪婪的谎言;尤其是,与其他关系中的同伴相比,配偶之间更可能是隐瞒信息,而不太可能做出明确的虚假表述。
这些方式使说谎行为在紧密关系中听起来无关痛痒。然而,人们对自己的亲密伴侣仍会说很多谎,而一旦涉及破坏自己的名声或关系的话题,他们会说较严重的谎,与其他人相比,这些谎言更多的是对自己最亲近的同伴做出的。我们所做的最大欺骗常常更多地发生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
另外,即使谎言没有被识破,它们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无论何种原因的说谎,都会令人感觉不愉快和不亲密,而对亲近的同伴说谎尤其令人感觉不舒服。尽管在社会生活中说谎行为较为普遍,我们大多数人对说谎的评判比较严厉,显然,人们也知道如果对别人说谎,自己的日子会过得有些不安。而且,在紧密关系中说谎也会降低同伴对自己的信任。
谎言与说谎者
一些人可能比另一些人有更多的说谎行为。与内向的人相比,喜欢社交的人和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人,会有更多的说谎行为。然而,常常说谎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更成功的说谎者。社交技巧高的人更有说服力,但谎言是否成功还取决于说谎者的动机(及负疚和恐惧感)。谎言一般比真相简短但更迷惑人,如果该谎言很重要,或者说谎者极其想要说谎成功,那么说谎者会编造更具说服力的谎话。然而,在说谎的时候,与不担心失去什么的人相比,目的性很强的人往往做不好,而且行为更令人起疑。尤其是要以说谎的方式来给自己心仪的异性留下好印象时,这类谎言很容易被谎言的接收者和旁观者所识破!人们对吸引力低的人说谎或对同性说谎,则很难被发现。 。 想看书来
第3章 嫉妒、欺骗和背叛(6)
如果谎言被人识破,会是哪里出问题了呢?可能是说谎者的非言语行为露出了马脚。人们说谎的时候与讲真话的时候相比,常常吞吞吐吐、声调高,还会犯更多的语法错误和口误。另外,他们的眼睛会睁得很大并且更频繁地眨眼。只有当他们努力控制自己,脸上偶尔闪现出诚实的微笑表情时,他们的面部表情才不会暴露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要使自己看起来诚实,应该显得很真诚、敢于直视别人的眼睛,一般他们能做到这点。但是,如果他们的语调和面部表情之间仍有不同或不匹配的地方,就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这些线索中单独的一条,无法说明某人在说谎;“没有一个线索总能证明一个人在说谎”。然而,一个人的准语言和身体语言,通常会表明他/她在说谎,而且对男性和女性同样适用。
如何察觉伴侣的欺骗行为
问题是,表明一个人是否在说谎的迹象可能会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人们的习惯与风格是不同的,有些人说话吞吞吐吐,而另一些人则口气非常肯定;有些人喜欢目光接触,而另一些人很少直视别人的眼睛。如果人们惯常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那通常表明他说谎了。另外,在交往的过程中,随着欺骗者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适应接收者对其谎言的反应,其欺骗行为可能会发生变化。欺骗性的交往时间越长,一个人的说谎就变得越不明显。识破谎言通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求对一系列复杂的信息予以关注。
亲密伴侣对彼此有着私密的和特有的了解,从而会对彼此的行为做出敏锐的判断。而他们也很信任彼此(否则,他们的关系恐怕不够亲密),这会导致他们产生一种真相偏见。这意味着人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