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部分(第3/4 页)
大臣们高兴地答应了下来了。
不过他们没发现,老李并没有取消这一个法令,而是让下面的人睁 一口袋眼闭一只眼而已。
接下来,奴隶市场又开张了。但是因为被抓的奴隶贩,都是大贩子,他们被抓,下面的组织就停止了运营了,于是货源断货了。
这样一下,奴隶就真的成了奇货可居了。
一夜间,奴隶的身价,抬高到了五十倍。
大家族们虽然知道过一段时间,价格就会减下来。
但是过一两月,就过了季节了,就要种下一季了,就比其他的家族就慢了一季了。这样一来,不是要吃着别人的屁股后面的土了吗?
看着逍遥王和程大将军家的奴隶又送上去一批了,他们只好咬咬牙,买了。
这时候,一些本来家里不富有,但是是在以前就有买了一两个奴隶的谏官,这时候也动了心思了,把家里奴隶拿出去卖了。一下子就赚了五十倍的钱了。这榀是一笔横财了都,可把他们给高兴坏了。
虽然奴隶市场这么疯狂,但是收到的奴隶,还是不够陇右的需要的。
这只好先暂时这样了,有多少人过去,就先耕多少田吧。
人力暂时解决了,但是种子呢?
李承乾是农业学院的学监,校长耶,要种子还不是自家的事情。
而其他家族找上门来了。但是农业学院说了,要优先给那些订购的农民。
……(未完待续。。)
ps: 感谢向往飘渺 投了2张月票。感谢如炊 打赏!#来到大唐的村官#第932回感言
第933回:【拍卖】
……
于是,剩下不多的种子,又是一番哄抢。
但是前面有了奴隶贩被抓的前车之鉴了,现在农业学院再来抬价,不是同样要被抓的吗?
奴隶贩子还是散组织,被抓也是分散和力量了。
而农业学院则是国家组织,而且还是李承乾在管的。要是被人一告,那麻烦就更大了,而且全到李承乾身上。
这麻烦可要不得。
但是那么多人抢,种子就那么少,怎么办?
不涨价,可要亏死了。
“公开拍卖,价高者得!”李承乾手一拍,说道。
这是一个好办法,这可不是农业学院自己抬的价,要给多少价,你们看着办吧。
既然不是农业学院自己涨的价,那么就不会怪到农业学院头上了。
在过了几天后,农业学院开拍了。
一番拼杀之后,每个家族都拿到了点种子,并且预订下了下一季的种子,于是满载而归了。
这点儿种子当然是不够了,于是不少家族把手伸出了那些先预订了种子的农家,找他们买种子。于是那些儿农家,也算是借此赚了一笔小外快。
稻种有了,接下来就是棉花了。
但是有些儿家族,却不认为棉花困难,而是先把手伸向了玉米。
种玉米的只有三处地方,一是原来的东宫,一是皇庄,一是王家庄。
东宫和皇庄都是逍遥王李承乾的,王家庄现在叫桂夫人庄,她和李承乾的关系。现在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不用多说了。
玉米是只有李承乾才有的。这可如何办才好?
于是有一些儿家族,热着脸贴上了李承乾了。想要从这里拿到一些儿玉米。
李承乾的玉米,其实说起来也不多。
第一次种,就一棒的种子,种活的才十多株,长出来的玉米,被李承乾给吃了五六棒,又送了五六棒给皇后和老李,吃了后剩下的就是种子了。这些儿种子是比第一次种时要多了十多倍,但是要自己来种都觉得不够。要分给这些儿家族,那就更少了。
所以李承乾就把自己的难处说了。东西太少,自己都不够用,没法分。
但是,那些儿家族并没有放弃,重宝什么的,都马上送了上来。
并且表示,要的并不多。
他们都了解到了种子少,但是种上一年。不就马上有新的种子了吗,那时候再种大,不就行了吗?
李承乾不松口,他们就再加价。
而那些儿谏官们。对于这个逍遥王可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本来太子辞官就是不合理的事情,他们都没有拦住。现在成了逍遥王了,别人到他家买点儿宝贝。价钱高了就找他的事,那不是太没天良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