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有土腥气,二是鱼刺小且多,三是庄户人家也舍不得做鱼的时候要费油、要下料、下姜蒜下料酒什么的去腥。
四呢大人们大多都心疼孩子,有鱼肉都是紧着孩子吃。可那鱼刺多,孩子又大多不会吐刺,这年代医术还落后,卡了刺要人命的也不少。
那河里的鱼便越加繁殖了起来。
能舍得吃鱼的人也多是那城里的有钱人家。若不是死鱼卖不上价,她也想捞些鱼去卖的。有钱人可不会省油盐姜蒜。
只是这鱼没个好的保存法子,捞着了容易死,二是路太远,也不好运。
但是偶尔捕些鱼给三个孩子增加些营养还是好的。
三个孩子瞧着都比同龄人要长得小。乔家过得比岳家还不如,明珩和明琦都是从小就没吃到什么肉腥油腥的。乔明瑾看着三个孩子经常暗自心疼
因为已是隔日再送一回柴火了,所以晚上在山上呆的时间也并不那么长了。太阳晕染着昏黄的时候,一家四口就牵着牛归家了。
刚到家不久,岳小满就拎了一个箩筐过来了。
“嫂子,这是八十个鸡蛋。爹说等你卖了钱再给我们。爹还说若是没菜吃了就去家里的菜地里拔。”
乔明瑾听了也只是笑了笑,并不说话。这都送上门了还能退了不成?
没得让人说她没良心。再徒惹一些歪话。
乔明瑾听着岳小满说的话,显见吴氏是还没回来的。不然老岳头说钱后给倒是勉强,但没菜吃让她去地里拔,若吴氏在家定是要吵嚷一番的。
岳小满看乔明瑾不说话,讪讪地不知说些什么好。
乔明瑾看着这一箩筐鸡蛋,心里转了几道。
收了,孙氏、于氏还有吴氏会说歪话。不收,难道她们就不说歪话了吗?
为了以后耳根清静,就按两文一个给她们好了。且不占她们的便宜。
搞不好,还能由此得到村里人的同情。也不指望村里人能帮衬,只要村里人能多替母女二人说一些话,不在背后编排就极好了。
那岳小满看乔明瑾应了下来,松了一口气。
想了想又说道:“嫂子,那柳氏又托人带信来了。说让三哥尽早遣媒人上门去提亲,还说我们家没诚意什么的。娘本来还想着今天上城里找三哥的,只是外婆那边有事,娘便到外婆家去了。”
岳小满说完话便盯着乔明瑾看,想着能从乔明瑾脸上瞧出什么不一样的情绪来。
只是她到底失望了。
乔明瑾像听别人的事一样,眼里古井无波。
对岳小满说道:“小满,我这要去挑水去了,再晚些,路都看不见了。要不你在家里跟琬儿玩一会?”
“不了。嫂子,我也要家去了。”说完匆匆走了。
乔明瑾在她走后便吩咐明琦做饭,明珩做蛋托,她则找了扁担挑了水桶去挑水
水挑满后,四个人吃了晚饭,她便在一旁做网套,再做一些捉野物的简单工具。三个孩子则在比赛着搓草绳。
每天晚上三个孩子都要比赛着看谁搓得草绳长
第四十六章 送床来
次日乔明瑾姐弟俩仍是按平时往城里赶路的时间起了。
明琦和小琬儿昨晚听说早上要去捉野鸡,也闹着说要去。只是乔明瑾觉得一来早上更深露重,二来两个孩子跟着作用也不大。
她并不想两个孩子起那么早。若不是没办法,明珩她都不打算叫起的。三个孩子都正在长身子。如今她已算是找着了一些经验,相信定能比上回捉得多的,让两个孩子跟着反而会影响她。
便哄着两个孩子,说是等白天再教她们另外一种捕野鸡的法子。以后她和明珩到城里送柴,她们两个小的还能一边拾柴一边自个捉野鸡的。
两个孩子听了这才做罢。
姐弟二人带了工具,每人腰上别了一把柴刀、一捆草绳,渔网、麻袋、竹耙等物也都准备好,便挑着箩筐扛着网套进山去了。
天还黑着。村里的鸡还趴在鸡窝里歇着,离鸡叫头遍还有一段时间。
姐弟二人进了山,寻了好几处地方天才慢慢蒙蒙亮起来,树叶间投射出一些斑驳的细微光线。
二人在山里已是走得极熟了,即便光线很暗对二人也并没多大影响。
这次两人学乖了,工具又在手,看见一窝野鸡,也不分头一人兜一只了,乔明瑾把手里的渔网以极快的动作朝前方撒开。
趁着这会野鸡还把头埋在翅膀里熟睡,醒觉性正低,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