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我们点了两份烧卖。”同桌的那位父亲说。
“这怎么可以,一份烧卖一个人吃都不多,何况你们一家四口,不用在意刚才他的话……”我难为情了。
“不用客气,我们今天在一个桌上吃饭也是缘分。请接受这缘分,吃下这盘烧卖。”那个父亲竟然向我们鞠了一躬,腰弯成了十二分的诚意。
在收下这四个烧卖的同时,我闪电般地重新翻了菜单:烧卖(四个),四百八十块日元(约合37元人民币)。
孩子爸收起愁容,小心地夹起一个,我则迟迟下不去筷�子……�
孩子从梦中归来,揉揉眼睛,望了望摆得满满的桌面,小手径直地落在最后一个烧卖上。
“爸爸给你留的。”我将筷子伸向这最后的一个烧卖,不知怎的,我简直比喂药还紧张,惟恐掉下一个肉渣。
孩子又指指那个已经被捣毁了的烧卖,然后指指我的嘴,喃喃地说“妈妈吃吃”。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不知是该首先感激同桌的那位父亲还是先感谢怀中的娃娃,总之,我品尝到了“日本第一”的烧卖。
两家辞别时,已经准备好的四百八十块日元却很难出手,好像这样做是退回一片情谊似的。取而代之,孩子爸递给那位父亲一张名片。
第二天,接到了这位名叫长谷川的日本人发来的传真:
海员阁的烧卖(2)
“我家就在富士山脚下。有机会让我们一起登山远眺……”
看来,岛国也是有暖烘烘的人情的,愿我们偶然或必然地与它相遇。世间的人情总是珍贵而难忘的,尤其是当我们飘摇在远离母亲的异国他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不要总是为父母
即便是当了妈妈,你依然会魂牵梦萦地牵挂着另一份亲情,那便是你的父母。你从小懂得:滴水之恩,当泉涌相报,更不用说对生你养你,为你付出了毕生心血的双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你匆匆告别了而立之年,又急急地走向“不惑”,青春的晚霞映红了你,你变得有些急切了。父母真的老了,一把被岁月年华磨光的刀,将父母的面庞刻满皱纹;一支饱蘸了人间沧桑的笔,将父母的头发刷得花白。这一切都在提醒你:不能再迟到了,为儿女的这份孝敬,这份报答。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你想了很久,你想得很多,你想得很累,你索性将它束之高阁,先做眼下可以做的事情。
小魏将妈妈接到了东京。
就在老人家抵达东京的那个晚上,小魏便拿出五万日元,还一再强调:“您敞开花。” 老人家使劲摇头:“不用,不用,我去美国讲学时,攒了一千多美元,到现在派不上用场,在日本用了正好。”
“哪有到女儿家住还交钱的。”小魏生气了。
小魏怕妈妈白天寂寞,想租中文录像带。
“不用,不用,在国内天天看,还在乎这两三个月?”老人家拒绝得很坚决。
结果,老人家每天起大早,为女儿煎荷包蛋,做早饭,每天晚上都以一桌香喷喷的菜肴等着女儿的归来。
煤气灶上的油污去净了,房间里的每个角落都一尘不染,相册中的照片全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了,衣柜中衣服的扣子全部钉牢了……老人家每天从睁眼开始忙,忙不完地忙。
“妈妈,我是让您到东京享享清福的。可您偏偏从早忙到晚,比在北京还累。”小魏将对妈妈的意见摊在了桌面上。
“不累,不累,忙点好。不然闷得慌。”
“您不会看看电视?” “看不懂,看不懂。” “那您可以看中文录像。”
“值不得,值不得。”
“那您总可以去逛逛商店。”“这儿的商店和西单购物中心差不多,回北京再逛,不迟,不迟。” “妈妈,那您何必来日本呢?”
“能让你吃三个月现成饭,三个月不用打扫卫生,回家多歇歇,妈妈这趟也算不虚此行了。你们在日本太紧张太辛苦了。”
小魏一个劲儿地让老人家歇,老人家一个劲儿地为女儿累。 “妈妈,早知这样,我不该让您来。在北京,您成天访客串友,喝茶看报多滋润。”小魏后悔了。
“没想到你的日子过得这么不易,妈妈倒是不来反而会更放心些。不过,还是来得好。再老,身子骨就不中用了。你在日本辛苦十年,连三个月的现成饭都吃不上,多可怜。”老人家反复地讲她来日本的意义……
小彭终于当了妈妈,一个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