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894 年东北段建到山海关,1896 年又铺到北京近郊,全长大约240 英里。除了台湾的一小段铁路外,这段总长不过240 英里的铁路,便是中国在被迫打开国门30 年后对全球铁路时代做出的惟一回应。中国铁路建设之所以滞后的原因颇为耐人寻味:首先,中国除华北地区外水路交通方便,各内河航运公司之间竞争激烈,通过水路可深入到中国内地,但铁路由于穿越水渠、稻田甚至坟莹,与中国人的生活直接产生了接触,很快就激起大众的迷信思想和仇外情绪。另外,由于地价高昂,修建铁路耗资巨大,但资金不易筹集,政府也苦于财力不足,而且当时合同及信用贷款制度也很不完善。清政府对修建铁路一事满怀戒备心理,既不许外商在中国建设铁路,同时也不准中国人向外国人借款修造铁路。
在李鸿章的工业帝国中有不少亦官亦商的官僚资本家,盛宣怀(1 844一1916 年)即为其中最具代表性者。盛氏曾任轮船招商局会办,后自办“官督民办”式的天津电报总局,尽管招牌堂皇,但其大约200 万两白银的本金还是通过盛氏及电报局同仁参股筹集起来的。清政府也提供了贷款,并且派兵护守电话线,以防农民因其“破坏风水”而捣毁设施。电报局每年的收人有1 / 5 流入了股东们的腰包,直到1900年之后,电报局才逐步收归国有。在此之前李鸿章、盛宣怀控制了全国的电报局,不仅人员由其指定,他们对下面人的不法行为还想方设法予以包庇。
许多国家在实行工业化时,首先发展的都是棉纺织机器制造厂,像日本于19 世纪80 年代兴建的织布厂就大大获得成功。早在1878 年,李鸿章就着手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以与国外进口纺织品相竞争。清政府亦予以免税的优惠,并特许织布局在10 年内垄断全国的棉布、棉纱制造。同时织布局也购买国外机器并聘用国外的技术人员。由于筹组人抽逃资金,兼之认股不足,筹办之事一时搁浅。1887 年盛宣怀清查重办,由直隶省拨款重建开厂。自1890 年起,全厂4000名工人每年均生产出优质的棉布和棉纱。当工厂于1893 年失火被毁时,股本已收回了大约1 / 4 。李鸿章与盛宣怀毫不气馁,计划再建11 个织布局,准备垄断国内的纺织工业并击败国外进口的纺织品,但到甲午战争爆发时只建成了5 家纺织厂,李、盛二人的梦想破灭了。
六、缓慢的现代化进程
通商口岸商业及工业等物质文明的发展自然也带来了思想和文化上的革新。但这些从西方传来的新式观念和思想与古老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仍显势单力薄。日本正迅速实现西化,但中国人的生活,如长辫、马褂、缠足、红白喜事及轿舆仪仗等等,却依然故我。变革的思想渐渐传播开来,但速度非常缓慢。试看洋务派所办的邮局、报社及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的举动,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有一共同特点,即均是将西方的榜样嫁接到本土的传统制度上,结果,本土的惰性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并扼杀了革新的需要。
邮政与报纸
赫德早就设想在中国建立起现代化的邮政制度,但他花了30 年的时间才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传邮方式已经有效地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首先,中国以京城为中心,分五路在全国设立了大约1600个驿站以负责接待官府人员和传送官方信函、货物及钱款。其次,“邮行”亦可为普通百姓传递信件(虽然传送地区有限),收费则视道路远近而定。在19 世纪末,全国24 个通商口岸中共有大约300 个邮行,另外在乡村也有不少这样的机构。最后一点,西方国家为方便对华商业起见,在各大城市都开设了邮政业务,并且面向普通外国人服务,后来十几家外国邮政机构在中国也先后开展了业务。
为了发展现代化的国家邮政事业,赫德利用海关以代替以往的邮行等既得利益集团。海关起初只是在冬季将使馆的信函递送到北京,后逐步建立了邮政部,1896年时正式隶属于总税务司,利用外国轮船来传送邮件。邮政部后来成为中华帝国的邮政机构并逐渐取代了国内的邮行。
现代化的另一标志― 新闻事业,在中国亦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发展史。中国一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了登载朝廷文告的“邸报”,但它并非正式出版物,而且形式单一,一般京师的商家印发这些所谓的报纸有偿向全国的士大夫通报朝廷的动向与文告。在城市里,坊间亦印刷一些附带新闻的商业广告,由小贩沿街兜售。另外,行会规定的价目表及官府捐刻的书籍目录,也是当时传播新闻的一个途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