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连连摇头,肃然道:“胡人记仇,若死一人,必十倍以报,我们又非官军,以后这里的万亩良田就这样白白抛荒了吗?”
众人闻言又是大骇,又是心焦如焚,堡外胡人的叫喊声和堡内小孩的哭泣声混在一起。
忽然望楼上的哨兵大声叫喊道:“堡主,又有马来了。”
远处果然蹄声如雷,堡内一时间张皇失色,哭声震天,只听众人哭道:“鲜卑人又来了,这回死定了。”
堡主心中却存一丝侥幸,将袍角掖在腰间,长啸一声道:“大伙顶住,王某上去瞧一下。”说着几步跨上望台,借着红彤彤的夕阳,极目远眺,只见从正南边来了一队轻骑,绕过扶风郡,疾风般卷过来,到得近去,才看见马上俱是天朝衣冠,领头擎一张玄色大旗,上书一个“白”字,黑底白字,分外醒目。
王堡主喜出望外,喘了几口气,忙不迭朝下面喊道:“乡亲们,是我朝的官兵救我们来了。”
乡人们都不敢相信,过了半响才反应过来,欢声雷动,士气大涨。
那堡外的几十胡骑,见有人奔来驰援都聚在一处,待看见来人也不过十数人,甚至还没有已方人多,全都哈哈大笑,浑不当回事。其时南人文弱,战场之上不堪一击,以知州谢鲲才识,也往往避其锋芒,以战略取胜,便是如此,也常常杀人一千自损八百,自己奚落自己起了个“不胜将军”的外号。是以鲜卑人见这一小队官军人单马薄,全都掉以轻心。
那队人马到了堡前,向两边一分,从后跃出一匹三鬃照夜白,马上之人白衣白甲,身形伟岸,勒住马首,先向坞堡望楼上一瞥,王堡主只觉浑身一颤眼皮一跳,见他拱手朗声道:“乡亲们放心,这是彭城守备的人马,来接应诸位的。大家只要守好自家门户,稍等片刻即安全了。”堡内众乡亲都是大舒一口气,有人甚至坐倒在地。
鲜卑人中有听懂汉语的转述给同伴听,尽皆哗然,一人头顶剃光,脑后垂一辫,上身光着,肌肉虬结,扬鞭指他,用不熟悉的汉话道:“南朝人最喜欢说大话,让我割下你的头颅回去盛酒喝。”
那白衣人冷笑一声,也道:“我数三声,你们即刻滚回北疆,永不来此,否则,”他说着宝剑出鞘,寒芒四射,“一,二,”三还未出口,那胡人已经挺马而上,劈出钢刀。他也毫不示弱,两马相交,辗转蹄踏,马上两人互相斫杀,刀光剑影,不过一瞬的功夫,就见那胡人身首分离,颈项血水如泉水喷涌,尸身缓缓堕于马下,钢刀插在泥土里。
那些胡骑脸上的轻蔑笑容还没来得及收去,这十数名南人已经冲到了面前,煞那间刀剑闪闪生辉,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手起刀落,胡人纷纷堕马。剩下十来个登时呆住,不知何时南人之中出了这样彪悍绝伦的家伙,反应过来立时掉转马头朝北奔亡。
几名南朝官兵欲纵马去追,那白衣人手一挥,众人都勒住马蹄,只见他不慌不忙从背后拿出一张弓来,一出手就是三箭连发,逃跑的胡人一个个被射中背心,最后一箭更是射中两人,他手下之人见了都面露敬畏,一齐仰天长啸,啸声响彻云霄。
王堡主在望楼上看了也兀自心惊不已。眼见那白衣将军吩咐手下打扫战场,埋葬鲜卑人尸骸之后,调转马头朝坞堡奔来,他赶忙下了望楼,攀到城墙之上。
白衣将军驻马门外,脱下头顶盔甲抱着怀里,面如冠玉,仰头对他说道:“在下徐州守备白雁声,诸位乡亲受惊了。”
王堡主这才想起徐州的守将年初换了人,不想是守备将军亲临,一时受宠若惊,正要命人开门,忽然心中一动,又问道:“这位将军孤身到此,多谢为草民解围,请问将军随身可有什么印信凭据?”
白雁声目露激赏之色,含笑解了身上一个锦囊抛将上去:“前辈请看我的符节腰牌。”
王堡主纵使没见过大官,那腰牌上的字还是认得,更何况还有一枚小小金印,连忙命人开门来迎,双手捧还给白雁声,双膝下跪连连告罪。
白雁声又怎么会怪他谨慎多事,只是要他命族人收拾行囊,连夜护送他们回郡里。
暮色沉迷,平原上一队人点着火把赶着牛马扶老携幼逶迤而来。领头的王堡主这时才知,这支十数人的小分队原来是在扶风郡附近打猎,看见了坞堡的狼烟才迅即赶来的。白雁声这时也才知这位老族长叫王鼎中,方才的坞堡就是原来王家的老宅,自从幽州落于敌手之后,此地常受鲜卑人骚扰,王家一族不得已搬到了扶风郡里居住,平时农忙时节带着族人回来种地,收成之后再带着粮食回去扶风。
白雁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