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小说 > 民国大文豪小说好看吗 > 第100章 新诗沙龙

第100章 新诗沙龙(第1/2 页)

目录
最新其他小说小说: 弹幕剧透被换崽,真千金重生杀疯了真千金出狱后,哥哥们跪求原谅七零:医妻驾到,冷面硬汉宠上天辜负我真心,离婚你后悔什么?拿她当垫脚石?嫡女重生另嫁王爷被逐出宗门后我名满修真界重回我爸妈的高中时代农门娇妻超旺夫,清冷权臣宠上天拿我换城池,我走了将军哭什么?替姐生子?重生后我撩帝心夺后位七零闺蜜嫁糙汉,绝嗣宋家一年抱仨命理之弓(西幻nph)八零,嫁最强糙汉,养最卷崽崽情上锁重生八零,退婚嫁给隔壁糙汉小手一挥,崽崽回村当村溜子咯!夫人快分手,霍总蹲墙角等三年了被反派强制爱假少爷和真少爷破镜重圆了穿越成刺客,先杀我夫君?

注意到周章寿的反应,李斯年急忙解释:“周兄,您别误会。米国的文学出版市场现在非常繁荣,大量的新作家涌现。我写的都是娱乐性较强的小说,比较迎合市场口味,真的不能和您那些充满思想性的作品相提并论。”

周章寿听了这话,心里才稍微平衡了一些。他想,一两个月内仓促完成的小说,能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性呢?可能也就是些“鸳鸯蝴蝶派”的媚俗之作吧,我是不屑于去写的。

然而,就在这时,坐在一边一直沉默的李守常突然插话,他诧异地问道:“斯年,你刚才提到的那本《the Great Gatsby》,是不是最近在米国新上市的?”

李斯年点头确认道:“是的,那本书是我在回国途中,船上闲暇时所写的。写完后就直接寄给了我在纽约的出版代理人。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本书应该是七月份出版的。”

李守常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的神采,他声音略微提高道:“那就没错了,真的是出自你之手啊?我听毛熊那边的朋友说,这本书虽然才刚刚出版不久,但在米国已经造成了巨大的轰动。你知道吗,第一个月就售出了近十万本,文学评论界也是一片赞誉之声。”

正在夹菜的周章寿闻言一愣,李斯年,你做个人吧,这就是你说的没有思想性?自己还在这里沾沾自喜呢,好羞愧。

李守常刚才因为激动,声音稍微有些大,这动静也引起了桌上其他人的好奇。

胡适之抬起头,好奇地问道:“守常,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周章寿也想知道更多细节,于是帮忙解释道:“守常在说,斯年在米国出版了一本小说,现在这本书在读者和评论界中都大受欢迎。”

桌上的其他人听着他的话,都有些不敢置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么?此时的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度缺乏文化自信的。近代华国经历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变革,这让一些人在文化认同上产生了迷茫和动摇。睁眼看世界之后,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人开始怀疑华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倾向于全盘西化,连胡适之都曾说出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论调。

于是,众人都将目光转向了李守常,期待他能给出更多的信息。

李守常放下筷子,详细地解释道:“最近我在协助孙进行党派改组的工作,因此与毛熊方面的人士接触较多。我也是听他们提及,说米国最近出版了一本名为《the Great Gatsby》的书,书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畸形发展、社会阶级的日益分化以及贫富不均的现状,对虚幻的‘米国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这本书一上市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毛熊方面甚至还有意引进这本书在其国内进行翻译出版。”

李守常的这番话,让桌上的众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李斯年,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惊讶、诧异,还有对李斯年的钦佩与敬仰。在这种目光的注视下,李斯年也不禁感到有些飘飘然。

吃完午饭,一行人又回到了燕园。李雅琳和两位闺蜜走了,其他人也回去继续办公。李斯年和徐智摩则跟着胡适之来到北大红楼,在二层西南角找了一间没人的大教室,这间教室就是后世着名的北大红楼“第三十六教室”。

胡适之找来陈源,又让人去叫来了饶孟侃和朱湘,加上徐智摩和李斯年,几个人就聚集在这间办公室里面开了场小型的文化沙龙,打了一上午酱油的徐智摩,现在终于轮到他来表现了。

这次青年诗人们的聚会,在后世被看作是“新月社”的首次集结,为这间教室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意义。

陈源,笔名西滢,他今年刚刚从英国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归国,被蔡校长委以重任,聘为外文系教授。他在文学评论与创作中都是新诗的积极倡导者,致力于新诗批评与理论的建设工作。

而饶孟侃和朱湘,这两位现在则还在隔壁的清华学堂就读,并且已经开始涉足新诗的创作,都是被胡适之看好的文学青年。他们与孙大雨、杨世恩四人,在新文学运动中崭露头角,被赞誉为“清华四子”。他们后来成为了华国现代诗坛的杰出代表,也是新月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胡适之给徐智摩和李斯年介绍完三人之后,兴致勃勃地说道:“他们三位现在都是新诗的爱好者,在新诗的创作和理论建设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今天叫来我们一起讨论下新诗的创作和发展方向问题。”

接着,胡适之又热情地向他们三人介绍了徐智摩和李斯年。

当听到徐智摩的

目录
水中星睡前甜餅漂亮小後媽家屬院日常[七零]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