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似乎从一个非常久远的远古时代开始,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就一直存在着人类,并发展出高度发达的文明。
如在三叶虫化石上发现的6亿年至亿年前的穿着鞋的人类脚印、在今天的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的20亿年前的大型链式核反应堆、在现今南非发现的28亿年前的金属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块50万年前形成的化石里包裹着汽车火花塞,以及多个不同时期的明显超越当时发展水平的精密人造工具等,以上考古发现还可以罗列出很多。
传统观点认为现代人类出现文明最多也不过几千年的历史,而在这之前人类尚处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这些远超当时科技的知识从何而来呢?几万年前、几十万年前甚至几亿年前怎么会有人类文明的遗迹呢?
有个叫董妙先的人曾提出一种大四季论的观点。他认为:正如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会出现四季变化一样,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一周(亿年旋转一周)同样会出现四季变化,称为“大四季”。而银河系也会绕着宇宙中心旋转一周,成为更大一级的四季。
在地球一年四季的更替中,很多昆虫会春生秋死,冬季根本无法存活。而太阳系或银河系的大级别四季更替中,在恶劣的夏季(非常炎热)和冬季(非常寒冷),生物(包括人类在内)不能存活,会形成周期性的大灭绝;在温和舒适的春季与秋季,生物又会复苏并逐步繁荣。这样就会形成地球上反复经历过的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周期性的循环进化,这就是 “生物循环进化论”。这样也就形成了地球上的多次史前文明。
大四季论只是一种假说,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持。而在史前文明的真实性上,科学界也是不予承认的。但不承认就真的代表不存在吗?地球已存在了46亿年,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却仅有5000年,这么长的时间空白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史前文明和大四季论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其实,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哪怕大如宇宙、小如一个微小的生物,都存在着一个从发生到衰亡的过程,这就是逃不掉的周期。
。 想看书来
43、经济也是有周期的
经济也是有周期的。最常见的经济周期是十年周期,该周期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所以又被称为朱格拉周期。与一年有四季相似,一个经济周期也由四个部分组成: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
复苏阶段是前一个周期的最低点,各种商品的产量和销售价格都处于整个周期的最低水平。随着经济的复苏和需求的增长,商品的价格开始逐步回升。
繁荣阶段是经济周期的高峰阶段,各种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超过了产量的增长速度,于是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到较高水平。
衰退阶段是经济周期的下跌阶段。高峰过去后,经济开始滑坡,由于需求的萎缩和繁荣时期的大量生产,商品的供给大大超过需求,价格迅速下跌。
萧条阶段是经济周期的谷底,各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均处于较低水平,商品价格逐步停止下跌,并趋于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44、股票买的是预期
17世纪的时候,有几个荷兰的生意人,他们乘着一艘大船,历经艰难险阻,远渡重洋来到了中国。回国的时候,他们在船上装满了中国的特产,茶叶、丝绸、瓷器等。这些商品运到荷兰后,大受欢迎,赚了很多钱。于是,他们不断在两国之间往来以获取利益。在以后的航行中,有一次,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台风,结果船毁人亡,损失惨重,无法收回。人们聚在了一起,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们一起集资,参与到他们的生意中来,每个人根据出资额的多少获得数量不等的股票。这样的话,就有更多的人来承担航运中的风险,也能更迅速地扩大船队的规模获得更好的报酬。当然,远洋贸易的收益也就有了更多的人分享,每个人身上的平均收益也相应下降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筹集资金,这就是早期股票发行的重要原因。
股票,从最初诞生的一刻开始,它的运行状况就是与实体经济——公司的运营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以上面提到的那家做中国贸易的荷兰公司为例,如果每次的航行都很成功,而且产品能一直保持畅销,则实体公司的收益就会很好,公司股票的价格也会很高;相反地,如果公司的船队又因暴风雨袭击出现了失败,或因别的新公司加入竞争而使实体公司的利润下滑,那么公司股票的价格就会很低。股票就是现实经济生活的一种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