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页)
单地罗列现象,作点说明,也不是要求不加分析地歌功颂德。党并不认为这十年的经验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了。我们的实践有成效,也有不少问题。为什么能取得成效,这些成效近期看和长期看有什么意义,这是需要分析研究的。我们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措施还不配套,我们还遇到许多始料所不及的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新矛盾,这也需要进行分析,加以总结。实践正在向前发展,我们要把
473
胡绳文集354
现实和将来结合起来,用比较长远的眼光衡量已有的经验和眼前的工作。
科学的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当然,我们的理论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所谓超前的作用,就是要对未来起指导作用。指导未来的理论又从哪里来?也还是要从实践中来。马克思写《资本论》,就是科学地总结了资本主义的经验和前人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得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结论。离开了科学的总结,马克思怎么能创造出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呢?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写的《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和在这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方针政策,对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作了大体的预见。这些预见为后来的实际所证实。他是以过去十年内战经验的科学总结为基础,又研究了抗战开始后十个月的经验,所以才能作出这样科学的预见。现在有人讲“未来学”
,我以为,人们是不能把未来孤立地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对未来的研究也还得立足于现实,考察现在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发展到什么程度,根据这个事实,再大体上推测10年、20年以至50年后,社会可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如果不掌握当前的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如何能凭空地去研究未来?所以,我们现在既已有了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十年实践,这十年的实践提供的宝贵经验,应该成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对象。不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其中都包含着一些本质的、必然的因素。只有通过认真的、科学的分析,掌握了这些本质的、必然的因素,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预测未来。
474
454胡绳文集
总结经验,需要细致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来研究。经济方面不用说,提出的问题已经很多。这十年来社会关系的变化,人们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的变化,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等等,都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对于这些方面的变化,我们还不能说已经明白无误地认识清楚了,往往是仅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体上的概念。最近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代会和全国政协会议,民主气氛很浓厚,代表们发表了许多意见,提出了许多问题。
大家都感到这十年来变化很大,问题也不少。
如果只看到问题,简直是困难重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积累了这么多新的经验,如果对这些经验作出恰如其分的科学总结,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基础,这不是又成为一笔很可贵的财富吗?
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国情调查,就是要切实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状况。首要的问题是弄清事实:十年来社会各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中出现了些什么问题;哪些变化确实是好的,哪些是不健康的;这种不健康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等等。弄清这些事实,就需要调查研究。我们如果认真地调查一下这十年来发生的变化,就可以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确实正处在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于我们所走的新的道路的认识,虽然有了个大体清楚的轮廓,但我们已有的经验毕竟还只是初步的,还要充实和完善新的道路的内容。要沿着这条新的道路走下去还是很艰难,特别是今后一二十年内,可能是最艰难的时期。因为我们目前还没有脱离贫困,要从温饱型社会逐步发展为小康型社会。在这个过程
475
胡绳文集554
中,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新的方针和政策。例如,要深化企业的改革,要在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秩序,等等。随着这些方针、政策的实施,新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会不断出现。就说我们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政策,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可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会同其他人产生差距,有差距就会有矛盾。怎样缓和这些矛盾,就是我们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再说发展商品经济,这是我们通向社会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