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3/4 页)
战争,反复较量后才取得胜利的。“
这无异于说,辛亥革命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取得了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多年才取得的胜利。
但大作又说:“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非常软弱,它领导的辛亥革命夭折了。”又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同封建买办势力进行一个回合的斗争后,就一蹶不振,丧失了战斗力”。对于这些情形,难道不应当作具体的分析吗?大作中认为,按照我的书中的描写,省级军政府都成了“漆黑一团”
,那么“在各省军政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南京临时政府实际上成为无根之木”。在我看来,南京临时政府并不是无根之木,但也不是根深蒂固。它的命运就表明了它并没有得到各省军政府为其可靠的基础。大作又认为,我的书中既说“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在辛亥革命时期并未见于实际”
,又承认“在中国国土上树起民主共和的旗帜”
,这是自相矛盾。但是事实上,辛亥革命是挂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但又并未实现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我们只能承认事实并给以说明,而不能依靠逻辑推论来说明问题。
以上是我在读了您的文章后初步想到的几点看法。
总之,我作为您所评论的书的作者,虽不尽同意您提出的基本论点,但我还是认为您的文章发表是很好的事。您的文章不但能引起读者思索有关的问题,而且对于书的作者也是有益的,这将促使作者进一步考虑您所提出的问题。
这封信是写给您个人的,但也可以发表。
如果您同意,请您和《近代史研究》杂志编辑部商量一下如何?
胡 绳
542
25胡绳文集
1985年5月10日原载《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5期,9月出版
543
胡绳文集325
在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结束时说的话
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进行了5天,现在结束了。我在这里说以下几点:第一,对这次讨论会怎样估价?
近年来,各种学术讨论会开得很多,每次学术讨论会,都征集了许多论文,起了推动学术研究的作用。但是,不少讨论会——我这里只是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有一个缺点,就是讨论得不够。有些参加过我们的学术讨论会的外国朋友也有这样的意见。
讨论会的时间被宣读长篇论文占去了,或者虽有讨论时间,却被一两位与会者的未必很精彩的长篇发言占去了。当然,也有些讨论会开得比较好,能够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
我们这次讨论会可以说是开得比较好的一次。
为什么能开得比较好?我以为,有两条说来也很平常的经验:第一是说短话,第二是能够无所顾虑地说出不同的看法。
在有的讨论会上,可以看到,有些同志似乎不大懂得,在学者的聚会上和例如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课是不同的。
在这里,没有必要把人所共知的事情翻来覆去地讲;为了要说出自己在某个问题上的见解,或者说出问题的疑难所在,在同行中
544
425胡绳文集
间,用五分钟、十分钟发言就可以使人明白了。大家都讲短话,长话短说,才能开好讨论会。至于无所顾虑地说出不同意见,这当然更重要。
学术研究中必然有不同意见和看法,如果在不同意见和看法间不能交流以至争论,学术研究就会停滞下来。
我们这次讨论会,在很多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虽然经过讨论,但是没有一个问题得出结论。这固然因为这次会议是以介绍情况为主,并不是专门讨论某一个问题;但还应该说,任何有争论的学术问题,都只有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讨论才有可能解决。在讨论会上,如果能够把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摆出来,把问题的疑难点揭示出来,或者把在研究方法和其他方面的不利于达到正确结论的障碍揭示出来,我看就算有了成绩。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我认为,这次讨论会是成功的。
这里附带说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者,即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研究问题的人,能否同不采用,乃至不赞成这种观点方法的学者进行讨论?——我以为,这种讨论是能够进行,并且是有益的。如果认为,在任何问题上,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必然得到这一个结论,而不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必然得到另一个结论,那么二者间就不可能进行讨论;要讨论就只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