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部分(第2/4 页)
子,人民内部矛盾,没必要大动干戈。
回了信之后,这件事情也就画上了句号。对于赵广的命运如何,能不能孤身一人万里迢迢回到中原。他也不再理会。眼下的事情都是大事。没必要在这等小事之上费心思。
巴格达城的建设已经开始了。名字暂时还没有确定,不过肯定是不会叫巴格达城。牛诩船队上的大量金银,正在通过商人们化为各种资源,支撑着这个城市的建设。波斯苦力们每日都能吃饱,虽然没有酬劳,可也没出现大量死人的事情。事情已经上了正规,小牛犊子极为卖力,有几位得力的幕僚帮忙。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这一座城市横跨东唐河两岸,将来会是大唐在整个两河流域的中心,发展起来之后,未必不比曼苏尔的巴格达城繁华,大唐将会在这里驻军,马家作坊也会在这里设一个点,以应对下一步的远征。
马璘大军出动,自然不是来这里看着筑城的。到了这里之后,突厥大军再次分散出去,配合少量的安西新军。到各地查看阿拉比亚人和也门人被清理的状况。库法到巴士拉附近向来是什叶派活动的地盘,德赫干们虽然自行清理了一遍。不过还是要大军亲自扫荡一遍,才能真正放心。
漏网之鱼当然是存在的,而出现漏网之鱼的代价,就将由当地的领主来承受。凡是领地上发现阿拉比亚人或是也门人以及顽固马瓦里的,当地的德赫干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军分散开之后,立马又是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不过相对于在扎格罗斯山脉以东,这场杀戮的烈度还是要低得多了。大军在各地扫荡的同时,德赫干们也变得极为紧张,亦是派出波斯武士参与这一次的扫荡,拼命寻找残存的信奉胡大的家伙。
参与这一战的,不单是马璘从扎格罗斯山脉以东带过来的军队,还有牛诩组建的那五万人的波斯军队。这支军队是向牛诩投降的波斯裔德赫干们提供的波斯武士组成的,组建的极为仓促,却都是青壮。这一支军队亦是成为了唐军的仆从军队,由于牛诩提供的待遇极为丰厚,所以扫荡起来亦是极为卖力。
大食太大,马璘的手下毕竟有限,肯定是需要一支庞大的仆从军队。突厥人性喜杀戮,适合打顺风仗,拿来守城就有点儿勉强了,而本地的波斯人做这件事情,却是极为合适的。
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又被大军彻彻底底的犁了一遍,抓到了几千个残存的胡大信徒,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德赫干家族遭了秧,家族被大军铲除,领地和百姓被附近的德赫干们瓜分。杀的人其实不算多,不过震慑力却是极大的。
这件事情做完,已经到了至德二年的十月了。
这个时候,已经有超过三万的安西汉军进入到了大食各地,作为各个重要城市的驻军。烽燧马铺已经大量铺开,遍布在各处要道关隘,大唐在扎格罗斯山脉以东的统治秩序,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扎格罗斯山脉深处,并没有唐军进驻,由于人手的问题,驻军的基本都是要道上的一些大城市。伊斯法罕新城还没有建设完毕,不过如今也已经有了两千安西军到了这里,接替了田名远的任务。而田名远则是带着他的两千人离开了伊斯法罕,正在翻越扎格罗斯山脉。
人手不足够是个大问题,马璘在向长安报捷的书信中也向张巡提出,允许安西军在中原募集几万人马,来增加葱岭以西的力量,不过这件事情暂时还没有得到张巡的回应。大食太大,三万人驻守扎格罗斯山脉以东其实是很薄弱的,扎格罗斯山脉以西的土地,同样需要大量的汉家儿郎驻守,才能算是真正的收入囊中。
以张巡的为人,马璘觉得他肯定明白这些,答应是肯定的,毕竟他是真正心怀万民的人。不过以这厮不吃亏的尿性,恐怕免不了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不管什么条件,马璘都已经准备答应。
南征天竺的事情极为顺利,佛宗在这件事情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王难得已经把五天竺之地基本犁了一遍,听说杀人亦是超过百万,而杜环的狠辣也不比王难得少多少,在五河流域杀得血流成河,正沿着印度河向南开拓,根据最新来的情报,要不了多久杜环就能出现在印度河的出海口了。到了那时,大唐水师就将和杜环在印度河口会师,庆祝这一盛事了。
马勇马强带着突厥杂兵和谋刺腾咄的葛逻禄精骑已经将乌古斯人扫荡一空,已经发现了伏尔加河的河口,正在附近驱使当地定居部族筑城。当地部族极为桀骜,然而在屠刀之下很快学会了臣服,就像他们在原本的历史上做的那样。里海北岸的肥沃平原,已经飘荡着大唐的旗帜。
这一座新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