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主要因素。许多人穷其一生修炼,最后独创武林绝学,想自费出书广纳门生但组织表达能力不够,想托人代笔又怕最后版权有争议,因此愁死了许多世外高人,所以江湖人才出资建起了学校,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保护这些难能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此人运气握拳,环顾扫视,似乎是要找一个靶子之类的东西验证一下效果,这年头儿自我感觉不行,效果印证最有说服力。
三人倒抽一口凉气儿,因为试验者往往更喜欢做活体实验,他们具备天生的一种嗜血成性的癖好,尤其看着人无助的挣扎,垂死的呼喊,嘴角扬起一丝冷笑,彻骨的寒。在沉默中变态就是这番情形。三人只希望时间就此停止,定格在他视线中的哪一棵树上。偏偏造化弄人,畜生的大脑不够发达晴天里迸出一个响屁,这分明就是晴天霹雳,这屁好毒,可能是“一屁崩死三条人命”的华夏首例了。
高人闻声转过头来,立时吃了一惊,心道:身后何时来的二人?此非传说中的踏雪无痕草上飞?若此也就罢了,那驴莫不是也会吧?看他们拥作一团莫不是我刚才的一番言辞被他们听了去?唉,警觉性太低,太不专业了!
心中疑窦丛生,已由不得多想,只有一念:一招毙命,万不可让此二人一驴活着离开。当即转过身来,扎马亮招蓄势待发。
二人哪里见得这架势,回头看了一眼车上的秦寿,这时候只祈望他猛地从车上窜起,暗笑一声“来得好,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8226;&;#8226;&;#8226;&;#8226;&;#8226;&;#8226;”之类的,然后豁出性命,和眼前这个人斗得不亦乐乎头破血流。
高人就着二人闪出的缝隙,看到车上还躺着一人,仔细一看,心中唐突起来:秦寿怎会在车上,莫不是被这二人所伤?
父子二人转过头来,目光相对,高人顿时一怔。
父子见眼前此人看到车上的秦寿表情有异,想必是惧怕秦寿突然从车上跃起,打他个措手不及,估计这人应该很了解秦寿的实力,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二人心领神会,跳在两处,把秦寿完完全全的呈现在此人的视野之中。驴子自动走了几步,把车正对此人的眉心。三人就此摆出了这样的阵势。
高人又是一大怔。
驴车或者说驴车上的秦寿此刻成为了一门大炮,它不止守护着三者的性命,更拷问着眼前敌人的心灵。二人觉得万一敌人还是忍不住大无畏地冲过来,那就真得把秦寿当炮弹一样了——抛尸退敌,趁此逃跑!最少他被击落到昏迷再从身体下面爬出来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高人怔了又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癫痫。心道:他妈的,考验老子的耐性。刚往前挪了一步,又停下了。有心道:此二人如此木讷,想来有诈。恐怕是让我轻敌,伺机找寻破绽,一招置我死地。实是阴险之极,我应当小心谨慎,不可冒失,敌不动我不动,以不变应万变。
二人见敌人往前挪动,似是要攻击,瞪大了眼睛,等待死神降临。
高人一看二人表情古怪,双目怒瞠,想必对方是威慑。又退了回来。
“一盏同饮三江五湖四海水,千帆竞过船来船往皆兄弟”高人先说话,想探一下对方虚实什么来路,“阳关道独木桥,千条万条,你走哪条!”(笔者译:大家同是江湖好汉,今天碰见也算缘分,希望互不干涉,各走各路)
这实际是一句想跑的屁话,但父子二人却听得云山雾罩,但听得出是江湖的话,也就是“湖话”。川爹听对方最后问“你走哪条”,以为是让这爷儿俩选个死活,当时冒出一身冷汗,掌心也全是汗珠,川爹手中揉捏着,心中盘算如何应答。口气当然不能太软弱,否则对方会以为秦寿只是个摆设,如今既然有靠山,当然得说出话来凌厉一点,前提是这句话必须是一句“饶命”的话。
川爹道:“你走那条!”
川爹的本意是想表达我们初来乍到希望给条活路,你走的那条路就是我们想走的,因为那条路正是活路。是这样一个意思,但中国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深到一句话可以有好几种理解。
第十三回
对方实在没见过这么牛的主儿,愣是要夺自己的路,这明摆是挑衅。本来想两不相干,就此别过算了来年遇见一起叙叙旧吃个麻辣串儿之类的那是后话,可现在人家不领情,看来这回只有手段上见高低了。
是祸躲不过,想这二人手刃秦寿之事被我看到,料来也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