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3/4 页)
衣。浓眉细眼、兜风耳、络腮和八字胡子将他的机灵和狡诈勾勒得非常清晰。他目光游移在对手身上时,双眼会眨得很快。贝克对他的评价很直截了当:他喜欢为自己留有余地、尽量不摊牌的结束战斗。
“你那里有多少?”方晓翎故意问,其实她很清楚对方还剩余760万左右。这个量完全可以分成两轮来下注,而牌面也并没有什么变化。
不邀请发牌员来计算筹码是不对的,在Livingston身上就体现了这一点。“四百万……五百……六……百……”Livingston停顿了一下,吸了一口气才继续数完:“总共765万。”数完筹码抬起头,Livingston看到的是方晓翎冷漠的表情。当你全下而对手无动于衷时,无论你的牌好不好,心里多少会有点失落。自己激进的行动并未引起对手的紧张,那意味着她有足够的冷静来判断情势。
方晓翎确实很冷静,Livingston的这个全下对她而言只有好处。至少,如果对方有好牌,她可以及时抽身离去,目前她的投入还不到300万。然而她很怀疑这一点,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下注,260万都可以让Livingston达到目的。如果诈唬失败,他可以为自己留下500万的后路。或者到河牌要价值下注,这个数量也是顺理成章的,牌面上又没有什么补牌。
Livingston直接全下的唯一收获大概就是,他成功让方晓翎迷惑了。方晓翎确实想不通Livingston这是在干什么,但这对于Livingston又有什么好处呢?误导对手的目的是希望对手朝着自己想要的结果前进,堕入部署好的陷阱。如果仅仅只是让对手迷惑,那么对手接下来要做什么是不可知的,到最后的结果未必如自己所愿。
假设Livingston是在诈唬,他会拿着什么牌?这把牌是他第三次在翻牌前3bet方晓翎,一般认为他会拿着好牌一端这样做。如果他是诈唬,那么他应该是KK~JJ这样的牌。但这样的牌会转成诈唬吗?这不太合理,KK~JJ是有一定胜率的,转成诈唬不应该决定得那么坚决。要么他第三次还是用垃圾牌来3bet,现在是纯空气诈唬?难以想象有人会在前14名决战时打得如此疯狂,Livingston还有这么多筹码,和Ortiz完全不一样。
要么他是价值下注?这比起他在诈唬更不可能。价值下注和诈唬下注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只有诈唬下注才有可能因为冲动,坚果的价值下注很少有一时冲动下的决定!
每个有打牌经验的读者都可以回想一下,当自己拿着坚果的时候,有多少次会因为冲动而全下,或冲动的只下个小注?如果能做一个统计就会发现,持有坚果一方的人,从巨鲨王到小鱼,他总是会在某个阶段先想好如何获取价值再行动。即使是小鱼的打法错了,他也是经过了自己思考的。“持有坚果”这个事实,具有神奇的令头脑清醒的作用,从而避免任何人做出冲动的决定。有些疯狂玩家在拿到坚果后会马上全下,和这个结论也并不矛盾。如何利用自己的形象,是疯狂玩家在平时就已经想好了的。在翻牌,Livingston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如果他手上是一对A,他不可能在方晓翎过牌后马上就决定全下。假如他不是坚果,那么AK/AQ也不该这样打。AT?这手牌不适合在翻牌前3bet,强不够强,弱又不够弱!
Livingston的全下真是毫无道理,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这是一个错误?想到这里,方晓翎心动了:这是Livingston仓促之下犯的一个错误,这可能是唯一的解释。从他数筹码的过程来看,他甚至有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筹码还有这么多!想象对方在犯错误,通常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为自己的跟注找理由。可这次,种种迹象表明,有可能真的是这样!一个牌手已经连续打了接近10个小时的比赛,只要一下子疲倦的脑子短路,就有可能犯错误!
如果Livingston是在犯错误,那么他在诈唬的可能性比他的牌强于AJ的大,方晓翎可以跟注。方晓翎希望引导对手对她的心态有所误解,这次诈唬也许就是误解的成果。方晓翎堆砌着跟注的筹码,心中在摇摆不定。这把牌她没看穿对手的明显马脚,也无法从牌面上计算自己的EV。跟注的理由是对方犯了个错误,而这个结论完全是由逻辑分析出来的。
“我跟注。”方晓翎不觉得自己的分析哪里有错,而Livingston也不可能预料到她的这整个思路,而做出针对性的全下。
Livingston眼神黯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