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页)
上次县太爷来拜访杨正之后,就陆陆续续有县上交通局的技术人员以及小官僚到村里考察、勘测线路,说是县上已经把青云至梁村的公路改造列入了今天新增的项目。那几天,刘睿还到村委会陪同会餐了几次,那帮家伙喝起酒来还真的猛,果然是‘酒精考验’的干部。
不过,根据青云这边的情况,现在好经常下雨,再加上过段时间就秋收了,并不是修路的最佳时期。公路要是能在收完晚稻后开始动工,就已经算是那帮官僚们的行动快了。若不是杨老爷子和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者摆出了一副在梁村常驻的架势,恐怕这条路还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若是这条路能够打通,梁村的土特产就能够更方便地运出青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对于刘睿来说,修好公路对于酒坊的扩大也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或许到时候自己的很多计划就能够慢慢地实现。
当然了,横亘在青云边上的桐江无论何时都是青云的老百姓最大的交通阻碍,什么时候能够‘一桥飞架南北’,青云的交通命脉才算是真正被打通。
一边开着车子,一边在脑海里想着将来通车之后如何把家里的各项产业规模扩大,刘睿越想越兴奋,恨不能这一天早日到来。
车子开进院子,刘睿意外地发现院子里坐满了人,外公外婆、几个舅舅舅妈都在,一看见刘睿回来,一个个都盯着刘睿,好像很久没有见过一样。
“怎么大家都这样看着我?”刘睿摸摸脸颊,凑到后视镜上看了看,发现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呀。
“小睿,过来坐!”坐在太师椅上的老爷子指了指边上的一个椅子。
刘睿挠挠头,有点不明白,怎么大家摆出一副郑重其事的阵仗,很是让刘睿感到不适应。
“小睿,当初你爸爸受伤,舅舅们都反对让你回家,最后是外公拍板同意。你现在也回来七个月了,有什么想法?”刘睿坐下之后,老爷子开口问道。
“我?有什么想法?”刘睿有点奇怪,怎么今天会突然想起这个问题来了呢?
当初的一切自然是历历在目,仿佛刚刚发生的一样。父亲重伤躺在医院里,家里的顶梁柱毫无征兆地倒下了,母亲哭哭啼啼,弟弟妹妹一脸茫然,原本完整的世界瞬间变得支离破碎。
就在那一瞬间,刘睿就决定了回家把家里的一切扛起来,尽到一个长子的责任。当然了,这个决定当时遭到了几个舅舅的极力反对,在他们看来,虽然遭受了暂时的困难,大家相互扶持,咬牙坚持到刘睿大学毕业就会好的。
最后,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时候,还是老爷子开口同意让刘睿回家一段时间,等到情况改善之后再做打算。
转眼就过去了七个月,刘睿非但没有被农村繁重的农活压垮,倒反是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做出了别人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曾做到事情,多少是让人有点大跌眼镜。现在刘家宏的身体也痊愈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大家的想法自然是让刘睿尽快回到学校,备战来年的高考。
现在才开学一个月,以刘睿的底子,赶上功课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当然了,要不然你想一辈子窝在这个穷乡僻壤呀?”老爷子点点头,手指在椅子的扶手上敲击。
“在农村有什么不好的?现在家里的一切才开始起步,我心里还有很多计划还没有实施呢。”刘睿摇摇头,迟疑了一会说道:“我决定继续留在家里,把酒坊扩大,并且对后山的山谷进行改造,把大院改造成一个度假山庄。”
刘睿的回答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顿时引起了长辈们的不同意见。
“小睿,你是不是在家里待傻了?”大舅张振光紧皱着眉头,一字一句地说道:“你再不回学校,家里呆上几年,所有的知识都忘光了,到时候就真的只能当农民了!”
当初,最反对刘睿回家的就是张振光,到了现在他的观点依旧没有变化。对于熟悉农村,又和外界有着相当联系的村支书,张振光自然明白,考上大学,跃出龙门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意味着什么。别看刘睿这段时间以来挣钱不少,但是这些都是不稳当的,说不定哪天就结束了。
对于老一辈来说,考上大学,在城里找到一个好工作,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其他的,都不放在他们的眼里。
张振光一开口,其他人也是随之而上,纷纷劝说刘睿放弃务农的想法,回青山一中继续准备高考。
一时之间,刘睿有些狼狈,满肚子的心思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毕竟面对的都是长辈,大家也都是为了自己好,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