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屠罟忸I塘抗材碧煜碌拇蠹评戳恕@罟忸U庹�⒊钫钥镓废鞣�氖履兀�幕垢野驯焙赫獍鸦鹜�约荷砩侠堪 T偎盗耍�推灸惚焙耗乔钕缙б暗模��皇怯衅醯ぴ诤竺娓�愠抛牛�绫焕险允帐傲耍�腋陕镆��拍愕姑拱 S谑抢罟忸6先痪芫�肆跫淘�那肭螅�庀驴删桶蚜跫淘�*了。好你个李光睿啊,想当年你们夏州那也是向我老刘家称臣的主,现在跟着赵匡胤你就看不起我啦,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八月,刘继元派兵1万余人渡过黄河,进攻李氏管辖的银州。李光睿一面派兵抵御来犯的北汉兵,一面向汴京朝廷奏报。这时的赵匡胤正沉浸在消灭南唐的欢乐之中,哪里容得下他刘继元兴风作浪啊。八月,老赵皇帝立即调兵遣将分五路*北汉。李光睿出兵配合作战,先后攻占天朝、定朝两个关隘,破吴堡寨(今陕西吴堡县北),斩首700级,获牛羊铠甲数千,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李光睿见便宜捞得差不多了,便以等黄河冰封再渡河为由撤军了。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驾崩,老赵皇帝的弟弟赵光义继位,也就是宋太宗。按照惯例,江山历来就是“父传子,家天下”的,可是赵光义却在赵匡胤身后有子的情况下当上了皇帝,虽说有“子嗣尚幼,代治国”的名头,但是也不能不让人产生某种联想,其中最有名的不啻于“烛影斧声”了。事实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千余年后的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了。其实想想,赵匡胤的江山实在后周“国无长君”的情况下夺来的,那么他也就真的是有可能让自己的弟弟先帮自己守一下江山,然后再过渡给自己的儿子。只可惜,赵老三当了皇帝以后就顾自己了,一下子忘了哥哥的嘱托,直到后来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这皇位才又重新落回到赵家老二这一支上。反正不管从那个角度上讲,赵老三的做法都有点不地道,可是那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只要知道这一年汴京的皇帝变成了赵光义,国号变成了太平兴国就行了。夏州的李光睿得知赵老三继位后,赶紧学起了李彝兴,把自己的名字改叫李克睿了。为啥呢?避讳呗,谁叫自己的“光睿”和人家的“光义”犯了一个字了呢?赵光义鉴于李克睿攻打北汉有功,又给他加了检校太尉的头衔。
赵光义刚做了皇帝没几天,李克睿那边就又出事了,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李克睿的执政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李克睿他是故意这么做的。事情还是出在羌人中的狂热分子身上,这次他们把灵州到京城进贡的贡使给劫啦。这还了得,通远军使董遵诲(就是平了边境之乱的那位)带着人就到夏州找李克睿评理来了。李克睿一看,赶紧把劫道的蕃部首领抓了来,抢的东西一点不落的全都送了回去,当然也忘不了向朝廷请罪。赵光义一看人家把名字都改了,东西也都还回来了,也就没深究。不过,我们通过这件事和上次羌人为乱边境这件事可以看出来,虽然夏州政权中心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利向中央王朝表了忠心,可是夏州治下越来越多的党项羌人对于中原王朝的轻视之心却越来越重。他们开始向往一种自己的绝对自由,一种不受任何外人限制的自由。而这,也就造成了以后李继迁起兵时无比强大的群众基础,为李继迁以后的反抗斗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五月,对大宋一向谨小慎微的李克睿与世长辞了。纵观他的一生是在与北宋对峙的战战兢兢中度过的,虽说是期间有点小的波折,可是他毕竟是守住了夏州的一片江山,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李克睿死后,其子李继筠袭任定难军节度使之职,也继承了夏州的统治权。赵光义为了表示对忠诚的李克睿的哀悼之情,也学着赵匡胤对待李彝兴的礼仪辍朝两日,并追封李克睿侍中衔。
赵光义继位后就决定解决他兄长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挡在宋朝面前的最后一个问题——北汉。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三月,赵家老三亲率大军征讨北汉。夏州的李继筠为了配合赵二皇帝的军事行动,命银州刺史李可远、绥州刺史李克宪率领蕃、汉军队数万人渡过黄河,进入太原境内,为宋军助威。要说北汉和中原王朝的关系,那可是有年头了。自从后周太祖郭威杀了后汉末帝刘赟以后,后汉流亡政府——北汉就和中原王朝干上了。后周的时候,北汉天天想夺回江山,后来后周叫宋给替了,赵匡胤当年也是后周伐汉的主力,所以北汉又把火撒在了宋朝的头上。而北汉进攻宋的第一道大门就是夏州李家和府州佘家(就是佘老太君家),所以啊夏州李家还真的为宋抵抗北汉的侵扰立下了汗马功劳。
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十月,年纪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