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页)
军里应外合是明军永远完不成围困工事,那么实际上明军攻击营州便是在攻击整个河西务,但如今不同了,香河一夜被下,多尔衮主力在南边,此时营州就只是营州,他已经被隔绝了开来,便如一只时刻待宰的羔羊。
无论是攻击神武卫的明军还是攻击河西务的明军,多尔衮想都不用想,此时定然已经停止了攻击,反而在沿路构筑起了阻击工事,死死掐断了各地与营州城的联系。
明军不可能会同时攻击整个河西务,因为这损失太大,但是一旦夺取了营州城,河西务防线的坚固便不复存在了,他们只是一座座分开的堡垒而已。
堡垒嘛,失去了外援的堡垒,只要集中兵力狂攻猛打,三日可下一座。
之前多尔衮猜测明军的主攻方向要么是蛇尾、要么是虎头,他却从未想过竟然会是他一直坐镇的营州城。因为营州城东面还有香河在。两座大城以为犄角,一旦发动攻击其一座城,便等于同时攻击两座,这对大明的优势兵力是一种瓦解。
但是多尔衮没想到,之前香河派出了两千满清精骑支援两处畜牧场却几乎全军覆没,这使得香河城里汉人军士比例大增,增加到了剩余的满人军队无法遏制的高度。
皇太极带入关十万满军,毫无疑问,这是铁杆的,然后在关内受降了超过二十万青壮,为汉兵。但是这些汉兵每到用时是被打散到各支满军下面听用的,既是监视,也是震慑。
十万满军,多尔衮这里有三万,豪格东面有两万,五万在北京城里皇太极自领。至于汉军,多尔衮的河西务防线里分配到了六万,一压二,虽然每遇战事,都用汉兵做炮灰,但是倒也压制得住,没人敢造反。但是之前的香河城,为了尽快救援北京的重要畜牧场,不得已派出的全是精锐满骑兵,却不曾相识使得城里的八千汉兵有了机会。
满人的统治显然不得人意,香河城里原本便有人与城外的明军有联系,明军由有所需,一拍即合,里应外合一个晚上便下了香河城。
还没等多尔衮进入河西务,收到营州城主力西去的明军立即行动,还没等营州城反应过来,且不说得了多尔衮嘱咐的多铎会不会派人支援香河,反正到了早上,营州城外便全部密密麻麻的是明军的旗帜。
然后,攻击!
惨烈之极,营州的城头,处处是血,士卒累的一有时间就摊在地上歇息。
城下的连绵的营帐,仿佛一头远古的巨兽,让营州城的汉人蠢蠢欲动,女真人心越下沉。
营州城的一万守军,被突然袭击之下伤亡惨重,又经过连日的大战,城内无论满、汉军都是精疲力尽,然而人多势众的明军却分批不断地攻击营州城头,除了吃饭时间,营州守军能得到一些休息时间之外。其他的时间大多在挥舞着武器。
城内守城用的石块、火油和箭矢几天内就消耗殚尽,之后便只能硬战,几次营州城都要被冲破,能够支撑到现在显然已是强弩之末了。
然而此时,多尔衮又能如何抉择呢?
河西务决不可弃,这是整条防线最关键的地方,而且之前多尔衮在此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器械,这也是多尔衮三万人马到此不必担心后勤的原因,一旦放弃了河西务,这些东西肯定带不走,一把火烧了倒是简单,但是凭北京此时的实力,根本无法再拿出如此多的粮草和器具来支撑河西务整条防线上之后的大战略行动和反击了。仗打到了关键时刻,除了比拼人命之外,粮草和器械也是战争的主题。
但是营州怎么办?
营州危急,多尔衮知道,但是他无能为力,不是他不肯派援军,而是他知道,此时的路上,定然全是埋伏和陷阱。七日的时间足够明军构筑一大批阻击工事。
。…
营州城楼上,多铎满身是血依在一处女墙上大口喘气,他环顾了一眼四周自己的亲卫,竟然只剩下八人了。
一百人,如今,就剩下了八人。
明军仍在源源不断轮番冲击营州城,然而城里的守军,实在是,累啊!
“杀!建奴已是强弩之末了,第一个杀入城者,赏白银百两!”
一员骁将,顺着云梯,大呼而上,无数明军景从。
“小赵将军威武!”
“小赵将军威武!”
小赵将军即是赵丰,此时为了给大明百姓造成天下大部分四海升平之相,以挽回普通百姓对政府的信心,老回回得令投降归顺,故而赵丰又回到了梁涛身边。
这头也是老虎般的人物,攻城掠地身先士卒,无有所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