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页)
深恐得不到个好死好埋!”
“哟,想不到你还想图个好活法,”黄雪钦趁吴枣秀提脚横跨轿杆时,暗地里在她的大腿上捏了一把,“好呀,我就在菩萨面前给你讨个饶,让你在这世上多捱些时辰,想死想活都不成吧!”
“起轿!”李松福喊了一声,打断了这两个人的斗嘴驳舌,随即,轿夫打轿出发了。
莲花庵殿宇高深,金碧辉煌。观音佛母合掌坐于大殿的莲蓬座上。钟声悠扬,念诵经文的声音嗡嗡入耳,善男信女鱼贯而入。
李墨霞的本意只是游览一下这个唐代遗留下来的古刹,借以慰解她对仇道民不时复苏的相思之苦。
但当她步入正殿时,很快就被那神秘庄严的气氛熏染,更生出了许多对人生命运的惆怅来。
她也跪拜在神像之前,并捐了香烛纸钱,像其他人一样,抽了签,展开一看:
“世事纷繁无尽头,
莫向今生问因由,
荣华富贵烟云事,
青山长在水长流。”
李墨霞不能明白这玄而又玄的签语所含的确切意思,但似乎也感受到了某种哲理启示。
李墨霞立在一旁等候黄大香母子进献香礼。
黄大香拉着儿子虔诚地叩拜在神佛面前。她默默祷告,为儿子的平安长大祈求保卦。
主持仪礼的大和尚抛了三轮卦,都不顺畅,黄大香见了,不免有些惶恐。
彭石贤则从进殿开始,便被这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所笼罩,他如痴如呆,除了东张西望,一切都听任摆布。
黄大香拉儿子再三顶礼膜拜,好不容易卦才抛转过来,算是神灵应允了给予保佑。
李墨霞让黄大香也为自己抽一签,黄大香却显得迟疑犹豫,终于不敢。
[心语]黄大香:生死有命,命数在天,自己的命运怎样,就任由它去好了。
黄大香并没有忘记给吴枣秀求一签。这并非是受吴枣秀之托,只是她近来见到吴枣秀与田伯林的往来甚密,很想问问神灵,他们是否有缘。
可李墨霞站在一旁让她颇感不便,只得说:“石贤,你跟墨姨老师去看看佛塔吧──墨霞,我替娘家嫂子求一签便来。”
李墨霞拉着石贤从侧门走出殿堂,上后面小山坡观赏佛塔去了。
黄大香替枣秀进了香,向主事的和尚说明了原委,抽下一签,和尚给查出签纸,末加解释地念道:
“生性高强世岂容,
山回路转路难行;
路转山回山有尽,
柳暗花明待晚晴。”
黄大香小心地折叠起签纸,藏入衣服的内袋,离殿而去。
[场景2]回程感怀
午饭过后,他们便走上回程。两顶青色的布蓬轿从逶迤的山路上下来,有如两只凌空飘落的乌鹊。
石贤攀开轿帘向外张望,那是一幅幅神奇美丽的图景:
近处,山峦沟壑在眼底盘旋转动,古树奇花起伏颠荡。有时,鸟群从草丛中惊起,如乱箭穿空;
有时,还有野山羊在崖壁上奔窜张望;
远处,山野田原就像一匹织锦,村庄散落在一片葱茏之中,房屋小如螺壳,行人渺如蝼蚁。
宗教文化很能启示人的想象力。黄大香用双手紧紧搂护着孩子,小石贤渐渐睡着了。
[梦境]石贤在草地上跑着,跳着。他跨过溪流,腾上山峰,飘浮在空中了。
风起云涌。在雾气中隐约见到远处有一片火光,火光中现出七级浮屠。
石贤听到李墨霞老师解说的声音:“佛祖就是在这里坐化升天的,佛骨埋在这佛塔下面,他的灵魂早已随一缕青烟而去了。”
佛祖在火光中向石贤招手。石贤绕塔转了一圈,他又不敢近前,那火越烧越大,越烧越近,火终于吞没了他。
石贤紧闭了一下眼睛,佛祖来到他的身边,拉着他的手:“跟我们去吧!”
[返回]这时,石贤听到了母亲的声音:“醒醒,石贤,别乱挣。”
石贤睁开眼睛望了母亲一眼。母亲用手抹着他的额角说:“呀,你热出一身汗来了,就别睡吧!”
可是,石贤只动了动身子,又闭上眼睛睡着了。
[梦境]佛塔顶上的门洞开着,石贤走了进去。殿堂轩昂高大,左右两壁的壁龛上或坐或立着许多神佛。有张口大笑的,有怒目相向的,有慈容颔首的,有漠然远视的。
从莲蓬座上走下一位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