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页)
多机关枪,他们不应该拥有这么多火炮,他们不应该拥有……”
“他们是我们美国人训练出来的部队。”
中国人在山东打胜仗,美国人也倍有面子,可是美国人这样大包大揽却让德国人不满。
“作战计划是我们制订,训练我们负责到连队,甚至拿的武器是伪德国造,而这些无耻的美国人却说是他们的成果。”
虽然德国人训练南军时出了不少力,但是最后摘果子却是美国人。
美国的领导人认为只要他们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中美之间的“蓝”—“白”联盟将从海上走上陆地。一个相对强大的中国对于扼制日本野心,维持美国在远东是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美国人为中国军队的胜利感到高兴,但是他们并不希望中国军队一直这么胜利下去,因为这将影响到大多数国家的利益,给日本这个小弟弟留点面子,也是给大家留面子。
山东的情况有多糟糕,只有日本人清楚。
日俄战争的那套搬到中国显然已经落伍了,日本的战术思想太过保守,各级将领对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了解不够,情报部门收集工作困难重重,用陆军部大臣自己话来说,“我教出了一个可怕了学生。”
南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尤其是所谓的“近卫军”,他们编制虽然小于日本师团,但是装备精良,不但拥有重炮,配备有大量的火炮、机关枪。另外,中国军队有大量骑兵。
没有了日本间谍,这些日本兵在中国就如同瞎子一般,再加上杨洪森对日本侨民的渗透。
这个世界有汉奸,当然也有日奸。
这个世界只要能活着,没有人会考虑死。
生存还是死亡,任何人都会选择,关键是你如何走出第一步。
此时,日本军国主义还没有泛滥,在日本除了军国主义分子,还有民主派、自由派,甚至一小群社会分子,军情处的总是有办法在这些人中找到合适的人选。那些被选定的间谍都是单线联系,他们不产生横向联系,即使他们是一家人。
让日本人敢到害怕的不是杨洪森,而是王亚樵,中国情报机关的特务头子,中国最危险的人物,他只对孙中山和杨洪森负责,他在中国的眼线却遍及全世界,在美国日本人消失的速度都快赶上马达加斯加袋狼了,而在日本国内,日本国民正处于中国恐怖袭击之下。
日本警视厅在京都破获了两起针对日本天皇的暗杀行动,虽然参与者貌似朝鲜复国主义分子,但是他们明显与中国人有联系,因为他们在追捕过程中,突然窜入人群拉响了捆绑在身上的炸弹。
第十九章 金瓶梅一点也不H
朝鲜的这些复国主义分子在上海设有办事处,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金圭植领导的朝鲜独立团体同济社。
金圭植本人是早期同盟会成员,国民党员,南京议会议员。
辛亥革命革命以后他创立了同济社,他并不直接领导同济社,南京政府成立后,他以早期同盟会成员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介绍崔忠实、柳东慎、安真焕等数人加入国民党。
南京政府的一系列的胜利极大了刺激这些异国的革命者,他们向孙中山寻求帮助,孙中山无法拒绝他们的请求,给予了他们以极大的支持,不但提供资金,而且帮助训练武装部队,不过此事由于做的太露骨此起日本人的不快,在日本政府发出数次外交招会后,孙中山对他们的公开支持也随即停止。
因为金圭植与王亚樵来往十分密切,很多朝鲜人都为王亚樵服务。
在日本,有很多中国人,这其中有劳工,有商人,还有大批的留学生,朝鲜人在日本也同样不少。日本政府最为担心的是国民党所领导的胜利会刺激朝鲜的独立运动。因为在中国有很多韩籍国民党人,其中一些在国民党内极有身份。
让日本内阁更为担心的是,万一山东的皇军无法守住青岛,导致日本在山东的全面崩盘,这不仅仅是国际声誉的问题,同时将进一步刺激朝鲜的独立运动。
“我们派代表前往南京谈和吧。”
孙中山在山东的问题有一些犹豫不决,在党内有些人主张将山东的主权彻底收回,有些人主张虽然打了胜仗,但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及日本,不如就此签订城下之盟,将青岛暂由日本管理,待事后由国际组织协调解决。
美、英等国支持第二种声音,但是,这个时候杨洪森却说了“No”
此事绝对不能拖到战后,杨洪森的话在党内极有份量。
“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