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3/4 页)
陆荣廷想把广州城收回直辖,要知道他可是死了一个儿子。皖军都已撤军,但是那些革命党人不去南京反而继续在这里霸着广州城让他极难忍受。
龙济光曾表示他愿再当一次坏人,但是陆荣廷不相信他,自然也就不会让他去做这个事。这在这个时候,正是这个时候,陈炯明出现了。进攻广州失败后他直接就逃回了香港,广州被桂军攻破后,孙中山来广州城后对他不听将令大发雷霆,由于朱执信的意外死亡,陈炯明也就成了一个失踪人士,很多人都以为他死了,结果他还活着。陆荣廷准备让陈炯明去干这件事。
龙济光在这中间担当起了牵线搭桥相通有无有工作,陈炯明从龙济光处得到了桂系转送过来的军火,再加上现在广州军政府所组建的部队中很多人都是他的老部下。
因为孙中山缺乏军事干部,新军中下层军官都陈炯明的部下。
这样一来,陈炯明很快就控制了广州的大部分驻防部队。
第十三章 旺旺雪饼
陈炯明的再次在广州出现,让黄兴、宋教仁等一帮革命党大吃一惊,如果不是看到陈炯明活蹦乱跳的样子,他们还以为是诈尸。
回来后陈炯明得到军队的拥护,黄兴虽然宿有威旺却也压不住这个地头蛇,宋教仁虽然政治能力强却脸皮太薄,不似陈炯明皮厚如墙。
陈炯明在军政府大肆抢班、夺权,引起了正义的革命党人的不满,黄兴、宋教仁为首的广州留守班子可不比当年的胡汉民,他们更有地位和声望。陈炯明的这种行为各方所指责,惹了众怒的陈炯明可不敢对广州军政府乱下手,先不说那些近在咫尺的陆荣廷,那远在千里之外的杨洪森可不是好惹的主。
陈炯明的对策便是以退为进,将手中的部队拉到了惠州,大肆的招兵买马,他可不想做陆荣廷的狗腿子。再者,革命军现在正值北伐,如果他硬来,可能会遭到杨洪森毁灭性打击,就算逃到香港也不会安生的,所以现在他所要做的事就是扩充实力,等待时机。
好像广州事情就要这样结束了。
可是在南京的孙中山获悉此事后大为震怒,杨洪森对陈炯明没有什么好感,而且他也想趁机占下广州扼制桂系未来的发展。
“竞存无耻之极,还有脸在广州抢班夺权,这将致先生于何地,请先生下令讨伐陈炯明这个革命的败类。”杨洪森大义凛然地说道。
杨洪森一个人这样还不足让孙中山立即决断下来,但是越来越多的主张讨伐陈炯明。
陈炯明的那点破事全都被抖了出来,军情处关于陈炯明的黑材料递交到孙中山处后,领袖的对广州的态度顿时明朗。
孙中山心态此时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在杨洪森的建议下,临时政府正准备由广州迁至南京,临时政府的议会构建完毕,由于孙、杨两人皆在南京,关于社会人民党、中华革命党、国民党的合并改组事宜已经敲定,相关事宜已经开始进行。北伐大计也在此时按部就班地进行,陈炯明在广州所作所为实在恶劣。孙中山对广州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绝对不允许陈炯明在后方搞事。
“竞存怎能如此?”
“先生不用放在心上,广东方面有陆都坐镇万无一失,当下关键还是在北伐。”胡汉民劝慰道。
“玉琨吾弟,北伐之事如何安排。”
“先生请放心,此次北伐,三箭齐发。第一路军蔡锷部出川入汉中;我们皖军一部及桂军一部作为第二路军,出荆襄攻信阳入河南;第三路由我亲自指挥沿津浦线出宿州入河南取山东。目前,我皖军方面共整编16个师,近20万大军,滇军和川军各路军约有5万人,桂、黔、湘三约所属第二方面亦有5万余人,我北伐主力部约有30万人,再加上参战的各部民兵师,北伐总兵力在60余万人。”
“那么所需械饷等可都筹备好了,兵马众多,粮饷问题更要早做谋划。”孙中山的数次军事活动最终都败于粮饷耗尽而止。
“我北伐大军所需要粮饷已筹备妥当,南京军政府另调拨150万银元滇、桂军两部。”
杨洪森根据沙盘向孙中山汇报了此次北伐的战略部署情况,孙中山听后大为赞赏。由于孙中山不通军事,军事指挥方面则全权交由杨洪森处理。
北伐对于杨洪森来说不过是为了扩大地盘、扩充实力增加政治资本,至于北伐的本身他并不赞同,杨洪森所构思的大战略是先南后北,至于现在他的心思全主要放在湖、广三省。
“委员长,陕西的电报。”
杨洪森最近忙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