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页)
所称的将军指的就是杨洪森……”
美国公使芮恩施认为英国方面这些讲过纯粹是在激化矛盾。
日本也察觉到了英国的调停包藏祸水,因为就在英国公使发表公开讲话的第二天,社会人民党控制下的四省内的日本企业全线停产,部份商店遭遇打、砸、抢,日本侨民生命安全处于极度危险中。
日本国内报刊对此事的报道,将责任归结于英国在文新闻机关的挑唆。
之后小山纯一郎被日本政府解辞回国,新任领使谷康昭夫到安庆拜见杨洪森。
“杨洪森都督,我仅代表日本政府对此事件深表歉意。”起身时谷康昭夫发现杨洪森眼神中夹杂着愤怒和不屑。
谈判中杨洪森把腰上别的手枪放到桌子上,把几方代表吓的一跳,英、法、美代表的眼皮都在飞快的跳动着。此时,杨洪森的勤务兵,手都紧按在枪上,谷康昭夫若去碰手枪,估计他们都要横着出这里出去。
谷康昭夫干笑了两声,“杨君,还是请您让亲兵把枪收起来吧,让我们平心静气的将问题解决吧。”
“以前我对日本政府并没有什么意见,可是现在我对你们的意见很大,我是中华民国和都督,不是日本师团长,我做什么事是不是要向首相大隈重信伯爵汇报一声才妥。”
事情的起因并不在于《三都澳港口船厂》计划,本质的问题是日本方面一不小心滑到了北洋一边,这不但让眼前的这位都督不满,也同样导致了现任中国政府的不满。
“我们在中国问题的态度一直坚守中立,这一点我国外交部已经再三向贵国政府声明。”
“这就是你们的中立。”说着让人从包中取出一沓文件,甩给谷康昭夫,转身离开了会议场。
英、美代表马上好奇的围了上去,看到这里文件,英、美代表也是一脸不满。日本私下正在帮助袁世凯颠覆现政府,且以私下提供款项为诱饵,虽然这些文件缺乏协议的内容,但是可以肯定日本政府正背着他们摄取在华利益。
谷康昭夫惊讶于杨洪森手中的这些文件,他不能确认这些文件的真实性,但英、美代表要进一步阅读文件时,谷康昭夫很熟练的将这些文件收走,并向英、美代表礼貌的致歉后,迅速离开谈判桌。上海方面确认了这些文件的真实性,日本方面认为这些文件极有可能是从袁世凯那边泄露出去了,不管是谁泄露的,事情发展到现已经变的很严重了。
谷康昭夫认为杨洪森没有将文件公布出去,说明他并没有打算将文件公布,而只是想将其作为政治交换的筹码。日本政府应当对杨洪森做出必要的让步。
日本大本营方面的心思比较活跃,他们认为这次事件是一次大好机会,日本海军和海军陆军队可以在上海集结,溯江而上进攻浙江、安徽,台湾方面亦可以配合进攻福建,直接扶持袁世凯上台,通过长期驻兵权,将中国富庶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置于大日本皇军的控制之中。这次出兵的唯一阻力就是英、美方面,但是这个问题也不大,因为四省的日本人侨民正遭受到危险,日本政府出兵是出于大国的尊严。
日本政府内部对这种论调持反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就连日本天皇也认为计划是可行的,但同时也是冒险的。江南是英国势力范围,英、日之间订有同盟,日本武力介入英国势力范围,最终将导致英、日同盟的解体。同时,美国方面的动向也需要注意,美国正在寻求太平洋的控制权,这明显是针对大日本,从其私下帮助亲美军阀杨洪森不难看出这一点。日本武力介入,英、美不可能坐视不理。日本国内的亲英、美派以及温和派政治家都反对武力介入。且如此公然地试探英、美底线,有着诸多不可预见的后果。
“妥协并不是因为软弱,而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
英国方面同一时刻也向杨洪森施加压力。
“如果杨先生不能将民族运动压制下去,造成各国在华侨民的伤亡,那么英国将最终诉诸于武力。”
虽然现任黎元洪政府亲英、美,但是为了英国在华利益,他们需要袁世凯这样的铁腕人物。至于,美国想把手伸进英国的后院采花,那只有打断他们。
英、日一个鼻孔出气,美国政府在远东事务上只有做出妥协,政府方面甚至动用行政干预迫使伯利恒公司取消与杨洪森的合约,这一结果导致伯利恒公司要支付中方大笔的违约金,这背离了违约金的初衷,为此他们向政府提出抗议。
美国政府远东政策的调整让驻华美国公使芮恩施十分为难。就在不久前,中国政府元老梁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