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4/4 页)
“宋案”那可是被记入历史教课中的大事件的,杨洪森怎么会不知道。
坐在哪里的杨洪森抽着烟深入对未来的长考之中,被告叫来的王亚樵神情严肃地坐在哪里。
杨洪森突起身道,“二喜,让李安案进来。”
“是,大哥。”张二喜出去后将李安的卫兵给叫了起来。
“委员长,李安报到。”
杨洪森并没有理睬李安,而是看着张二喜,“背心你们都穿了。”
“是的。”
杨洪森走过去在李安的胸口打了一拳,后退数步掏出腰间的左轮手枪,对着李安“砰”、“砰”、“砰”连开三枪。
李安并没有死,倒地后慢慢的爬了起来。王亚樵脑子一片空白。
李安起身后撕开外衣,三枚子弹深陷在黑色的背心上。王亚樵脑子一片空白“这是……?”
这年头刺杀别人,也要防着被别人刺杀你。制造防弹背心的构思,杨洪森很早就有了,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就开始着手研究。
毕逊从美国带来的防弹衣的效果不是很好,它们对手枪有一定的防护力,但无法挡住步枪子弹。
目前,杨洪森这边开发的护弹衣,防弹性能不错,但是偏重。这使用杨洪森在选择卫队士兵的标准上,偏向于那些身体高大,体格魁梧的人。
“这是防弹背心,先不说这个,这是北京方面传来的。”
“这是……”王亚樵看后大为震惊。
“这次的任务你必须亲自去,亲自安排,不得出现任何纰漏。”
“是。”
“你需要的人可以从卫队中挑选。另外,我必须再次强调一点,防弹背的穿戴你要亲自把关,就算他睡觉你也要保证他是穿着的。”
“是。”
王亚樵不敢懈怠,离开杨洪森官邸返回军情处,调出卫队人员的个人档案。次日,王亚樵乔装成商人坐船前往武汉。
如果宋教仁一死,内战应该不远矣。本着做好打大战的准备,杨洪森将囤粮、练兵、增械作为当前的三大重点。
王亚樵在武汉见到了宋教仁,宋教仁对王亚樵的到来颇感意外,王亚樵说明了来意,并将杨洪森的秘函交给了宋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