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部分(第2/4 页)
产运输船,每个月至少有二十艘的运输船下水。
澳门、福建和台湾等地的造船厂,也相继陆续的开工,为虎贲军提供大量的商船。到夏武二年,华夏帝国拥有的商船数量,已经超过三千艘,总吨位超过100万吨。整个东亚,包括东海、黄海、南洋,都全部是悬挂着虎责军旗帜的商船。
夏武二年二月份,张准乘船从锡兰港口出发,沿着莫卧儿王朝的东岸,仔细的走了一遭。锡兰的北面,是非常狭窄的保克海峡。事实上,锡兰最北角和莫卧儿王朝之间的距离,只有大约不到五十海里。即使是一般的舢板,都能轻易的通过。
当时的莫卧儿王朝,南部最大的港口,就是卡利亥特。卡利亥特的主人,是当地最大的土王。他拥有的军队数量,在整个莫卧儿王朝中,都算是名列前茅的。根据情报显示,卡利亥特的军队,都已经装备了火枪,还有部分的火炮。
除了卡利亥特之外,在莫卧儿王朝的东岸,还有马德拉斯、马斯利巴丹、加尔备答等港口。这些港口,都是掌握在当地的土王或者是土司手里的。这些土王或者土司,相互间的联系,是既有合作,又有争斗。只要存在利益之争,他们就不可能真正的合作。
显然,虎责军的攻击,将是从多路发起的。按照张准的构思,卡利亥特和加尔备答,将是虎责军重点进攻的内容。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港口设施,是最完善的,有利于虎贲军的登陆行动。同时,虎责军在这两个地方登陆以后,可以一个北上,一个南下,将莫卧儿王朝的沿海地区,都全部控制起来。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准备大量的兵员,大量的后勤物资。最保守的估计,虎责军最少要出动十万的步兵,三万的骑兵。鉴于莫卧儿王朝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并不强,只需要将蒙古骑兵调过来就可以。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克服这里的炎热气候。
以前,蒙元帝国南征的时候,在印度这块地方,也是吃了大亏的。究其原因,还是蒙古人的战马,不适应这里的炎热气候。不过,张准对此有足够的信心。只要有足够的步兵协助,蒙古骑兵只是用来震慑对方的,真正战斗的机会应该不多。
整个夏武二年,虎责军都在锡兰囤积兵力。在虎责军海军陆战队到达锡兰之后,青龙军团、第二远征军团、第三远征军团、第四远征军团、第五远征军团、李岩军团都通过源源不断的运输船,向锡兰集中。随后,三万蒙古骑兵,也从国内乘船来到了锡兰。
在华夏帝国国内,虎责军的攻势,也在继续。在张准宣布华夏帝国成立以后,境内唯一没有清理完毕的势力,就是陕西起义军了。尽管张准派出董淑嫣和陕西起义军的首领,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能够识时务者为俊杰,放下武器,接受虎贲军的安排。
但是,令人感觉到有点不可思议的是,除了李自成所部,其他的起义军备部,都选择了向西域逃窜的行动。为首的两个起义军头目,正是张献忠和罗汝才。对方既然不肯接受虎贲军的善意,张准只有采取武力解决了。
虎责军骑兵在占领西安府以后,一路猛追猛打,紧跟在陕西起义军的后面。双方不断的纠缠,一直从凤翔府纠缠到玉门关,又从玉门关纠缠到吐鲁番。在吐鲁番,张献忠和罗汝才,都兵败被杀。但是,最终,还是有部分的起义军头目,成功的逃脱了虎责军骑兵的追赶,他们一直逃到中亚地区去了。
李自成很快被任命为第一远征军团副司令,常驻日本。其他放下武器的起义军,部被全部送到台湾岛,威为台湾岛的第一批集体移民。张献忠和罗汝才的残部,则被编为一个庞大的军团,准备集体迁徙到南洋的各个岛屿,开辟橡胶种植园。
至此,成建制的陕西起义军,最终消失在华夏帝国的境内。不过,在以后虎责军和奥斯曼帝国的战斗中,他们还会出现。由于虎责军的快速进攻,奥斯曼帝国,已经有所觉察了。
部分的奥斯曼帝**队,正在向中亚地区开拔过来。
在虎责军骑兵追杀陕西起义军的同时,部分的虎贲军,也开始了艰苦的进藏计划。面对虎贲军的气势汹汹,西藏的各个土司们,一颗心都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一一七上八下的。投降吧,不太甘心。抵抗吧,又没有信心。
在华夏帝国的境外,好消息也不断的传来。三月份,虎责军海军探险船队,到达澳大利亚,成为这块庞大土地的新主人。探险队登陆后不久,就在当地发现了巨大的金矿。四月份,虎责军海军探险船队,到达新西兰,将这个美丽富饶的岛屿,纳入华夏帝国的版图。
六月,第二批金刚舰下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