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免费 > 第62章 良种和化肥

第62章 良种和化肥(第2/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被奸人所害后,我居然重生了!庄子传奇晚清第一女校长小好汉马寿开元情诗与剑榜大明第一公靖康之耻?本太子杀到金狗叫爸爸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南北赤血录古代世界的特种兵风暴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精灵之夜雪饲育屋黄帝内经百姓版原始部落的美食时代抗日:铁血战魂,带出一个特种部队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无敌三皇子,我狂一点怎么了斩神:我秃了,也强了!抗战:拥兵百万,你叫我师长?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就是种子问题,众所周知,想要粮食产量高必须选择好种子

因此育种问题是重中之重,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育种概念

几千年下来育种更是成了每代人都在做的事,不过由于信息流通速度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育种工作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

如小麦这种常规作物,在建国初的亩产量你敢想象有多少吗?150斤至200斤

而如今呢,哪怕是极贫瘠的地方,每亩也能收获500斤,土地肥沃的地方甚至有1300斤,如此大的产量差距,育种起到了极大作用

要知道如今我国农民使用的小麦种子,都是从良种公司购买的,经过无数次选育,在产量稳定性抗倒伏抗病毒等方面,有很大优势

而五六十年代呢,粮种再怎么好产量也不如现在,想培养出高产的种子,必须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育种,而这需要的时间绝不是一年两年

“短短几十年,小麦增产45倍,这真的是人力能做到的吗?”有武将喃喃自语,说出了其他人的心思。

从古至今,农业的进步、粮食的增产都是极为缓慢的,且是民间自发演化改进的。

无论是耕种技术也好,或者是耕种工具也罢,那都是在一小片地区内发展,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推向全国。

“想不到种子对收成的影响竟如此之大!”有人感慨着,他当然不是不知道优良的种子产量更高,只是没想到会高到这种程度罢了。

短短几十年增产45倍,其种子必然是不断选育改进的,否则有如此高产的种子早被发现了。

而这一切都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对于农民来说,即使是丰年家里余粮也不多,未知的品种代表着风险,这也是育种难以进行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看着大发感慨的文武官,突然间意识到,无论何朝何代,似乎真的没有人低头看过那帮在泥泞田地里觅食的百姓。

更别提育种这种费时费力的大事了。

而事实正是如天幕所言,各地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也许一山之隔小麦水稻因品种不同,那产量也会是天差地别。

这又是一个粮食增产的全新方向,这个新的方向是指以朝廷的名义总揽全局,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和培育优良的品种。

如果真能办成,那同样的耕地,以全国为一个总体,粮食产量将会大增。

这是一个大工程,几乎是以十年为单位的伟大事业。

李世民内心动容,从天幕来看,后世对于这种大工程的投入是极大的,像育种、黄河治理、涉及地域极广却只提到一次的三北防护林。

这种工程解决的问题又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这些事都给了他不少的灵感。

如袁隆平院士几十年精力都用在育种上,才终于培养出杂交水稻,可想而知育种工作有多难了

然而再是困难育种工作也得做,毕竟没有好粮种,粮食产量就上不来,这关系到百姓的温饱问题

为了选育良种,解放初期我国农业部还展开了群众选种运动,发动全国老百姓一起选种

虽说声势浩大了些,但群众选种成果也斐然,到1959年我国2444个优良品种,有23都是各地农民选出来的,推广面积更是高达18亿亩

正是有这样的育种基础,我国粮食产量在60年代中期,才能突破2亿吨大关

当然除了种子外,灌溉和化肥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两大因素,灌溉自不必说,这个需要国家层面进行极大的投入水利设施建设,而我国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也是没停过

化肥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老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肥料不足的话庄稼自然长不好,所以现在农民种地基本都不会吝啬在化肥上的投入

但那个年代呢,就是拿着钱伱也买不到化肥,全国上下都缺

此外人口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建国之初我国人口就超过5亿

即使是到现在,想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也是非常不易的,更何况物资极度匮乏的五六十年代

洪武年间,金陵城。

武英殿前静悄悄的,一众文武官员也是知道轻重的,像涉及到民生大事那可是万万马虎不得的,毕竟不为乌纱帽也得为自个的脑袋着想。

朱元璋若有所思,从天幕得知,这育种也是横跨几十年的大工程,即使是到后世也依然进行着。

其实仔细琢磨一下就知道,这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