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下去,伤亡严重。双来摔断了两颗门牙,没能攻进扬州。
太平军不但守住了扬州,还派部队向北推进。吉文光所部已从浦口出发,进入安徽,长驱直插安徽西北边界的亳州,与林凤祥的部队会师,向北进入河南,攻打归德。
1853年上半年,太平天国运动把战火烧到了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至此,战火燃到了中原。
36
江忠源离开湖北时,清廷调动湖南和湖北的人事,同时更换了两省的巡抚。湖南的代理巡抚潘铎于4月20日请病假离任,骆秉章从湖北回到湖南代理巡抚。满洲正黄旗人崇纶接任湖北巡抚。
骆秉章来到长沙后,立刻奏请清廷将老僚属徐有壬从云南调到湖南来任布政使,又向清廷奏荐,将衡永郴桂道陶恩培升任按察使。一时间,湖南高层官员更换一新。
1853年,咸丰三年(17)
湖南的这些新官员,曾国藩都不喜欢。在他看来,骆秉章庸碌,徐有壬平凡,陶恩培无能,他打心眼里瞧不起。
骆秉章也不喜欢曾国藩。这位钦差大臣的所作所为,不同于罗绕典和其他团练大臣,很有些独断专行的味道,令他颇为不满。但他发现,曾国藩给朝廷的奏折,文宗总是很快批复,可见此人得到天子的理解和褒奖,也就没有为难这位本省的团练大臣,曾国藩也就暂时得以我行我素。
曾国藩密切关注着各地的治安。他得知长沙以西三百多里处的安化,有串子会鼓动民众起事,便派湘乡知县朱孙贻带领湘军前往镇压。
他又得知广东与江西边界的大庾岭有一支会军进入本省东南边界的桂东,杀死驻防官员,便派张荣祖带兵前往镇压,又派夏廷樾率领七百名湘军随后赶去。
各地不断有警讯传来。广东西北角上的阳山有一支起义军,窥视湖南的南大门宜章和临武,郴州以北的永兴有会军北上,袭击安仁,曾国藩都派夏廷樾等人率部前往攻打。湘军一到,会党便解散了。
广西是太平军的发祥地,财力贫乏,又连年遭受战争洗劫,公私一贫如洗,民众流离失所。太平军到了江南,势力强盛,对广西民众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他们纷纷在家乡加入太平军,聚集一批,便找机会北上。而他们一出广西边界,就闯进了湖南。
6月份,湖南东安人朱洪英率领恭义堂的三四万名会军,从广西东北角上的兴安和恭城开入湖南,进攻南部的永明、江华、蓝山、临武和零陵,永州和桂阳州的清军进行抵抗,与会军长久对峙。
湘军刚刚诞生,湖南的军政仍然沿袭旧制。曾国藩上奏,请求派遣衡永镇道防守南部的边界。但是湘军再次显示出优势,援助江西上犹的湘军部队,在张荣祖和罗泽南等人的率领下,返回湖南,打败了桂东的会军。罗泽南得到七品知县的职衔。
从此,永明等县加强了守备,拦截抓捕从广西出境的太平军。
不久,湖南东部的酃县和衡山又有会党起事,曾国藩派张荣祖和罗泽南率部前往抓捕。张荣祖因功升任知府。
正在曾国藩感到兵力吃紧的时候,他的五弟曾国葆带领募集的乡勇到达长沙,曾国藩手下又增添一支生力军。
江忠源在南昌也感到兵力吃紧,请求湖南发兵援助。骆秉章和曾国藩知道宝庆勇丁最为有名,命令宝庆知府魁联招募二千人,加上一千名湘乡勇,以及六百名镇筸兵和辰沅兵,派夏廷樾和朱孙贻分别统领,增援江西。不过,这支援军实际上是由罗泽南指挥,因为其中的营官和哨官全部是他的弟子。
曾国藩派遣援军时,做了通盘的考虑。他认为绿营将领惰性太重,便不予采用,清一色起用书生为营官和哨官。曾国藩激发书生们的忠诚,对他们寄予期望。又考虑到他们没有作战经验,便让身经百战的楚军随同前往。他知道江忠源的三弟江忠淑熟悉江家军的营制,便让他率领楚军打前锋。曾国藩又考虑到楚军崇尚剽悍精锐,但营制并不严密,便命令千总张登科率领二十名湘乡勇为前哨。
部队出发前,曾国藩对江忠淑和张登科叮嘱道:“必须在百里之外派出哨探,到了瑞州,就停止行军,等待湘军到来,一起前进。”
曾国藩调配停当以后,罗泽南和朱孙贻带领一千二百名湘乡勇,于7月23日起行,取道醴陵,前往江西,郭嵩焘同行。江忠淑带领一千名楚军,于7月24日起行,从浏阳进入江西。代理盐道夏廷樾率领六百名绿营兵和七百名湘乡勇,于7月29日起行,按照罗泽南部的路线行军。
楚军出发以后,江忠淑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