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是因为五行流通顺畅,庚金化泄食伤强土的力量,转而生化流年透干的壬水,己土食神起到了接力棒的作用,建文帝从此消失了,明成祖朱棣取而代之。
朱允炆被火烧死了吗?
命理上看己土承旺,地支双午临官,午戌半火局似有火象焚烧,但五行流畅,己土自然不会烧死,要烧死己土太难了,己土为四维之土,如陶瓷等己土皆需要烧制而成。
朱元璋命局嗜杀开国老臣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官杀太弱:
一切敌我者都可以视为官杀,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宰相,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关于宰相职责,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朱元璋废除沿袭千年的宰相制,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左右相由信任到不信任的思想转变,杀左丞相胡惟庸的重要依据是谋逆罪,“蠹害政治”,蠹害就是危害、损害、破坏的意思。
官星在朱元璋命局中似有还无,官星对于命主的管理约束职能尽失。
原因二、食伤肆虐:
食伤是朱元璋的用神,但对于一切敌我者官杀而言却是无尽的灾难,伤官见官,其祸百端,可以之命主不吉,也可指官星受难!一切以命局五行旺衰论事,现在食伤肆虐,命主可以恣意妄为屠杀代表官杀的臣子。
原因三、命局无印
朱元璋的命局中没有印,他的印就是木,木主仁,没有仁慈的印木,印可以视为行政文件法令,命主无印无官杀克制,假从食伤,在思维意识及行动上均无法无天,(朱元璋自己就是天就是法)自然不是个仁慈之人,换句话说,朱元璋食伤特性尽显,却是是藐视法令、嗜杀成性、残忍无情的人。
原因四、辛金不透,申酉金空亡:
命局辛金不透,申酉金空亡,因为金是化泄食伤土的喜神,金空则响,喜神的力量增强,但在命局丑戌土中辛金不能透显,申酉金空亡使金化泄土而生水的能力不能顺利转化而大打折扣,而食伤土无论何时皆有克官杀水的能力,这就使得代表官星的诸位大臣始终受到食伤的严重威胁,真正的是伴君如伴虎,随时会丢掉性命。
附一:
“胡蓝党狱”
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
朱元璋的统治初步巩固后,他对王朝内部权势烜赫的王侯将相愈来愈猜疑,加上有些功臣的骄纵违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显得更突出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的罪名杀了左丞相胡惟庸,同时被杀的有陈宁,涂节等人。十年后,洪武二十三年又兴大狱,于是李善长,陆仲享等,都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罪被杀,“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洪武二十六年,又兴蓝玉案。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凉国公蓝玉谋反,于是又牵连一大批武将及朝廷官员,“族诛者万五千余”。胡惟庸与蓝玉两案,史称“胡蓝党狱”。
胡惟庸(?~1380),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知县、吉安通判、太常少卿等职。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七月,任右丞相;约至十年进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学士吴伯宗曾因弹劾他而险遭大祸;他得知大将军徐达对他不满,曾在朱元璋处奏其奸行时,竟诱使徐达家的守门人福寿谋害徐达。但因福寿揭发,未能得逞。胡惟庸还千方百计地拉拢因犯法受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令其在外收集军马,以图谋反。此外,他还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籍。这一切引起朱元璋的极大注意。朱元璋从元亡的教训中,深感臣下权力太大,会导致元末“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演。早在洪武九年,即对各省权力机构进行改革,十一年,又令六部奏事不得关白中书省,进一步削弱了中书省权力。
蓝玉(?~1393),汉族,定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