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李渊”两字,再观中年人气度,已知眼前的这位中年男子就是唐国公李渊。秦琼连忙跳下马来,就要上前行礼。李渊急忙止住秦琼施礼,说道:“怎敢受恩公之礼?今日还多亏了恩公相救!听得那强人说道,恩公莫非就是人称‘小孟尝’的秦琼秦恩公?”
秦琼连忙道:“不敢当恩公二字,在下正是济南秦琼。”看看旁边车辇,秦琼问道:“不知唐公携带家眷前往何处?”
李渊道:“我奉圣旨到太原府任留守,途经这里。。。。。。唉!没想到却遇上了剪径强盗,幸亏有恩公相救,不然。。。。。。”说着李渊就要儿子和家人们向秦琼叩谢。
秦琼在锦衣蒙面人叫出李渊名字之时就已经确定这些人必定不是普通强盗,此时见到李渊有意遮掩,他知道其间必有隐晦!秦琼性喜洒脱,不愿轻易牵涉到这是非之中,思量之下他就欲告辞而去。
秦琼抬手止住众人叩谢,说道:“唐公不要客气!既然唐公奉旨外调,当是有公务在身,在下不敢耽扰唐公行程,秦琼告辞了!”说罢,秦琼丝毫不给李渊挽留的机会,他翻身上了马,拱手告辞之后飞驰离去。
李渊心中知道秦琼不愿牵涉入这是非之中,当下也不加挽留。目送着秦琼离开,李渊仰天长叹:“唉!皇上……杨广!你真要赶尽杀绝吗!”
。。。。。。
长安城,仁寿宫中。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向当今天子杨广禀告:“陛下,臣之子宇文化及未能诛杀李渊,请陛下降罪。”
杨广不动声色地说道:“宇文将军,你看这‘杨氏当灭,李氏当兴’的谶言真是要应在李渊身上吗?”不待宇文述答话,杨广接着说:“李渊好歹也是朕的嫡亲表兄,朕很是为难啊!”
因为儿子没能诛杀李渊,宇文述心中已经在盘算怎样为儿子开脱办事不力的罪名,这时听得喜怒无常的炀帝口气松动,似对暗中诛杀李渊一族已有悔意,宇文述心中一动,立时有了主意!
宇文述说道:“陛下,民间虽传‘李氏当兴’,但是臣以为这‘李氏’却并不是应那唐公李渊一族。”虽然心中巴不得制李渊于死地,可为了让儿子得以脱罪,宇文述也顾不得加害李渊了。
杨广道:“哦!何以见得?”
宇文述恭敬回答:“陛下,光禄大夫李敏小名叫做‘李洪儿’!”
杨广道:“那又怎样?”
宇文述说道:“陛下,民间相传‘李氏当兴’,臣纵观大隋,认为不过三族有此实力。”
杨广已感兴趣,他说道:“快讲来让朕听听!”
宇文述道:“已故蒲山郡公之子李密一族是为其一,右骁卫大将军李浑及其侄光禄大夫李敏一族是为其二,吏部侍郎李渊一族是为其三!大隋为‘火德’,而这三族之中以李敏小名中的‘洪’字与大隋‘火德’相克,故此,臣以为李浑一族就是应那谶言的‘李氏’!”
素来信服阴阳五行推算的杨广对此大为赞同:“此言有理!国师也曾言要防带‘水’之人。宇文将军,朕就命你密查李浑、李敏的谋反罪证,。。。。。。顺便再查查李密吧!不过,你一定要记得是密查!在没得到罪证之前千万不可让靠山王知道,省得他来烦朕,你可明白?”
宇文述心领神会。
靠山王杨林是杨广的亲叔父,其人生性正直,智勇双全,一生中征战无数,曾多次领军西北,击败凶猛强悍的突厥骑兵就如家常便饭。杨林对大隋朝忠心耿耿,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大忠臣。因杨林兼领行军兵马大元帅,总握兵权,手中更有先皇文帝所赐的水火囚龙棍,上惩昏君,下打奸臣,杨广虽然生性凶残狠毒,但对这位叔父他却有着从小就根深蒂固的畏惧,以致于他平时的种种荒唐行为都要尽力避着这位千岁爷。这次密查的对象李浑是一个只知打仗的忠厚老实人,在朝中人缘极好,要是让杨林知道必会百般阻挠,说不定还会责怪杨广胡信谣言,随意诛杀忠良。一个不好杨广还得挨上几棍,杨广可不想让这叔父坏了自己的“诛反大事”。
……
一个月之后,在宇文述的捏造、逼供下,李浑一族以谋反罪被灭族。此时蒲山公子李密位为千牛,但他却与宇文述的儿子宇文智及交往颇深,得宇文智及要保全李密,暗中叫李密辞官归田。李密是个八面玲珑,心思智巧的人,当下他就毫不犹豫地辞官弃家,云游天下去了。
认定了谶言中“李氏”所指为李浑一族的杨广对表兄李渊大表安抚,特许他不经请旨就可自行罢免、任命山西和河东郡县两级的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