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4 页)
国王逃跑了,贵族们逃跑了,所有攫取国家权力的食肉者们都逃跑了,只留下他们这些饱受摧残的低贱奴隶来血战虎狼秦国,却要为食肉者保住土地财富与王座,天理何在?君道何在?
这能挡得住秦军吗,屈原和春申君的心里面都是沉甸甸的。
骤然之间,屈原愤怒了,一头白发在风中竟似根根树起,象头愤怒的雄狮嘶吼起来:“隶农子弟们!打完仗,屈原为你们请命!楚国若不废黜隶制,屈原以死谢罪!”
“屈大夫万岁——!”大军顿时一片山呼。
春申君心中苦涩之极,废黜隶制,谈何容易,当初的废奴令不也一样成为了一堆废纸。如今嘛,想要救楚国,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了,只是这样欺骗这些苦难的隶农子弟,心里面的愧疚之情就像虫子一样,撕咬着他那不多的良心。
第三十五章 轻取郢都
次日清晨,探马急报:白起大军已经在纪南要塞登陆,步骑大军正向郢都压来!
春申君原在纪南驻扎了两万守军,在纪南与郢都之间的郊野驻扎了八万步骑混编大军。以兵法眼光看:守大城必战于野,只有在城外野战中战胜敌军,才能真正保住大城。到了城下血战之时,这城池十有**也就快完了。
其实说起来也可笑,春申君被誉为楚国老世族中最知兵的人,然而到现在为止,却是没有打过一场像样一点的胜仗。但不管如何,对于这种最基本的布防谋划还是没有错的。
屈原虽然不通晓战阵,但对大势却是清楚,自然也赞同春申君如此部署,只说得一句话:“只要守得一月,楚王援军必到!”
春申君拍案慷慨道:“楚军虽弱,但不缺粮草,只要坚守不出,深沟高垒,纪南郢都互为犄角之势,守得一两个月当不是难事!”
谁知战事进展却大出意外。当日黄昏,便传来急报:纪南要塞两万守军只守得一个时辰便被秦军砸开城门,城内守军全部降秦!
“降秦了?”屈原大是惊讶,秦军不是一直斩尽杀绝的吗,“秦人没有杀他们?”
“没有。”斥候骑士绘声绘色,“秦将王陵亲自召见降兵,每人发给一袋山薯还乡!还答应他们等到秦军攻占了整个江汉平原,就分给他们土地。而且凡隶农子弟愿入秦军立功者,一律论功行赏!”
屈原只觉得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我去城外督战!你留城!”说完便要往外走。
正当他要出城门的时候,一队快骑飞马而至,“大王旨意到,屈原接旨!”
屈原犹如被抽空了的皮囊,倘若不是身边的军士扶着他的话,他连站都站不稳了,大王啊,你就如此迫不及待吗,就连想为楚国进最后一份力的愿望,也不肯让我达成吗?
“三闾大夫屈原,罔顾王恩,致使楚国大乱。如今又应敌失措,陷大楚于危难之中,特旨如下:革去屈原三闾大夫一职,流放千里,旨到即行!”
春申君连忙跑了过来,一手扶着屈原,“屈子,你放心,等打完这一战,黄歇就是拼着爵位不要,也要为你申述冤屈。”
屈原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颓废的摆摆手,“不用了,大王决心已下,无可挽回。今后抗秦大业恐怕就要靠你一个人了,不管局势如何艰难,切莫散了心志啊。”
春申君含泪点点头,“屈子,保重!”
屈原拱了拱手,没有说话,就像那几个骑士走了过去。骑士也毫不客气的拿出枷锁,将屈原锁了起来。
屈原的离开并不能够为楚国换来一个好的局面,第二天暮色时分,秦军竟是潮水般杀到了郢都城下。
火把遍野,杀声阵阵,随风不断传来楚军降兵的喊声:“兄弟们啊!隶农子弟在秦军能做骑士!有爵位!立功受赏!过来吧!”
“兄弟们啊!不要做楚国官奴!不用受官府贵族欺压!秦王还会给我们分土地,做秦人自在舒坦啊!”
“我等已经是造士爵了!耕战有功,过来都一样!”
。。。。。。。。。
便在这连绵喊声中,楚军兵士竟纷纷倒戈,成片成片地丢下刀矛站着不动了。
“天亡我大楚啊——!”春申君大叫一声,便从马上硬生生栽了下去。
护卫好一阵忙乎,才让他颤悠悠的醒了过来,自知守城无望,便率领三千黄氏子弟兵连夜出了郢都。
几乎是兵不血刃,秦军在一夜之间便拿下了郢都,这令白起实在是出乎意料。原先还准备着一场云梦泽水上大战,不想楚国最强大的云梦水师却早已护卫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