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页)
。”尉迟红点点头,小脸一仰:“等咱庄子上都种了这新庄稼,再教他们。”
晚饭宅子上所有人都吃的是煮玉米、酸辣土豆丝和西红柿炒蛋。足足烧了比平时多一倍的份量,都还没架住吃。还不断有下人相互打听,以后是不是顿顿都有这个吃。被老关叔直接赶跑了。
摊了椅子上,满足的拍拍肚子。太不容易了,为了能在大唐朝吃上这几样东西,你说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啊!辛苦付出总算得了回报,头一回觉得这三样东西这么好吃。
“夫人,你说这东西要是拿了集市上去卖,得多少钱一斤?”我有点的yy的问道。
“看您挺聪明个人,咋说这种傻话呢?”尉迟红端了杯茶给我:“别说今年这东西咱不卖。就算以后有出手的打算,只要给长安城几家大酒家送点儿样品,他们就能排了队来求咱们。这价钱还不是随便咱们定。”
说完,尉迟红看看我问道:“这几样东西能放多长时间不坏?”
“玉米只要给太阳下面晒晒,放个半年那是小意思。若是费点儿功夫给玉米粒搓下来,放个两、三年没问题。土豆只要保存的好,一个冬天肯定能过,就是这西红柿,若是不拾掇拾掇,十来天就坏了。”
“十来天,短了点儿。”尉迟红皱皱眉头。
西红柿的保存,最常见的就是做西红柿酱。给医院用的盐水瓶子洗干净,大蒸笼架子上一蒸,或是直接开水里煮一煮。然后给西红柿开水烫过去皮后,用筷子捅了瓶子里,然后给瓶口密封好,这样存放的西红柿只要保存得当,放一冬天肯定没问题的。
还有就是把石岩上建个地窖,内高外低。上面铺上一层细沙,在细沙上面再铺柏树叶,再一层西红柿,一层柏树叶的堆放,一般堆4-5层。这样的保存的西红柿色泽鲜亮,口感好。能从秋天一只放到来年春天不坏。
把这两种方法都告诉尉迟红。当然,给盐水瓶子改成了瓷器瓶子。
“烧瓷瓶子开销太大。还是盖地窖划算。咱庄子上刚好有俩山丘,每座山丘下面建一个。反正秋收过了,庄户有闲功夫,十天之内,一定要给这窖赶出来!”尉迟红啪的一拍桌子,就下了定论:“这个就包了我身上,夫君放心好了。”说完尉迟红转身就要去找老关叔。
“既然要修窖,给宅子里那个顺便也扩扩大,我有用。”我点点头,从目前来开,还是修窖好。
“好,知道了。”尉迟红点点头,走了。
早就想在庄子上造个酒坊,只是去年粮食吃紧,所以没行动,今年这麦子也收了,庄子上的粮仓堆得满满当当的,干脆就等修完了窖造一个,呵呵,这可是个好买卖。
要说这酿酒,我还真研究过,当年在茅台酒厂所在的村子指导农业的时候,还专门跟人家里面的师傅探讨过一些东西,后来又去了四川宜宾的一个村儿,里面有一个五粮液酒厂退休下来的老师傅,我也向人家讨教过。虽然不知道核心技术,但是结合我在农村私人小酒坊里学到的技术,我还真帮人家办过一个小酒厂,酿出来的酒口碑还不错,如今重操旧业,想来在大唐混混还是可行的。
呵呵,等咱的酒坊一起来,就凭了咱中国人的酒文化底蕴,这钱还不是真的要数到手抽筋?
-------------------------------------------
*_*今儿夜游算是见识了,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人,世博园的人是真太多了!忙一天,快十点才到家。从今天到五月三号,每天保证更新,但字数估计不会太多,请大家见谅,欠的字数等三号过了,咱一定补回来!说到做到,大家监督。
第四十三章 整体规划
“老关叔,这庄子上的人家分的太散,零零星星的,不方便,而且也不利于咱庄子的展。ZuI1u。***”来视察新修好的两个地窖,顺便就和老关叔爬了山丘上,瞭望自己的小李庄。失望之余,我表着自己的意见:“你看,那东边儿两三户的人家,却给咱这天字号田豁了一个口子。那边儿,牲口棚子旁边住的人家,这能睡的消停?还有那鹅棚旁边的几户,地势太低,这一下雨了啥的,还不得泡了水里。
“是倒是,但是都自己庄子上的庄户,总不能给人家赶出去吧。”老关叔为难的点点头。
“谁说要给庄户赶出去了,总共才这些人家,找些人来都来不及呢,哪有赶出去的道理?”我摆摆手,蹲了地上,随便捡个石子儿,开始在地上画:“老关叔,你看,咱给庄子重新规划一下,在人字号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