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1/4 页)
整个国家都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出于对开发中东省石油和治理污水的考虑出发,江渝在1918年加大了海水淡化研究的资金投入。
重点研究反渗透海水淡化,以及多级闪蒸淡化技术。
前者不仅可以用来淡化海水,也可以用来淡化污水。同时江渝又投入到了忙碌的‘抄书’工作当中。
他在后世的网络上找到了很多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的技术书籍,全他娘的要抄下来。
不过江渝抄了这么多年的书,加上是习武之人,反应速度快,抄书速度已经是神速了,一进入状态,手上的钢笔如飞,迅速抄写出一行行的字迹。
这些资料被抄写下来之后,马上送入研究所。
每个领域的科研,几乎都有江渝这个穿越的指导,使中华民国的科研就像是开了加速器一样。
而且这是整体的提高,如局部某个技术的提高,又使其他领域的技术突破具备了条件。
加上肯砸钱,中华民国的技术突破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对于欧美财团来说,技术突破不突破都无所谓,他们只要垄断就行。只要有先进技术,他们就不会那么急着去研究更新的技术。
但江渝不同,江渝知道财团垄断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灭掉欧美财团,这必然要通过一场战争。
因此江渝有强烈的紧迫感,技术研究方面丝毫不敢松懈下来。
江渝抄了几本书之后,这时伊维峻推开房门走了进来,给江渝拿来了一封信,“夫君,这是威廉二世给你的信。”
“威廉的信!”江渝拆开信封,伊维峻猜测道:“可能又是让我们参战的吧!”
“我想也是。”江渝笑了笑,拿起信看了起来。
“亲爱的江,我很高兴的看到,中国已经壮大了起来,并成为是世界性的强国。但是在德国,德国的复兴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美国已经参战了,如今的德国已经承受了无比巨大的压力。如果中国再不参战的话,同盟国在兵力上将会处于劣势状态。一旦德国失败的话,也许中国的日子也将不会太好过了……”
毫无意外的,威廉二世依旧想让中国参战。
正文 第255章 :挑拨离间
参战那是不可能的!
江渝自然不会答应参战,那只是一场欧洲人的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并没有多少好处,中国在扩张方面不缺乏目标。
此时的俄国就是一块大肥肉。
打败英法的话,顶多是瓜分了马来西亚、印度、缅甸、澳大利亚、新西兰,到时候胜利的德国,未必会和中国继续友好下去。
可能德国人会和美国人联合,这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殖民印度,江渝毫无兴趣,武力殖民都是过时的玩意了,要殖民就经济上把印度阿三殖民了。
世界主要殖民地也就是在亚洲地区了,美洲地区则有很多国家已经**了,因此江渝并不打算和德国佬分赃。
当然还有一个非洲地区,不过江渝对非洲更不感兴趣。
就算是亚洲的殖民地在英国人手里,实际上中国也能从英国殖民地获得很大的利益,因为亚洲地区已是中国的威慑区域。
至于非洲嘛!
在大工业时代,殖民利益已经非常小了,非洲那个地方也就是原材料有价值。
有俄国这块肥肉在,江渝没必要跑去参加这次战争。
当然,江渝突然计上心头。
德国人与英法美的战争,本质上是容克财团与罗斯柴尔德财团以及其扶持起来的美国财团的战争。
当是战争的结果,并不能改变太大的本质问题。
如果德国佬赢了,无非就是罗斯柴尔德财团与容克财团各占半壁江山,可能是容克财团统治欧洲。然后罗斯柴尔德财团与美国财团统治美洲,中国民族资本集团则统治亚洲、大洋洲。
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是罗斯柴尔德财团与容克财团的联合,然后把矛头对准中国民族资本。
毕竟德国人同样是白种人世界的一员,不可能真正与中国尿到一壶里。
“如果让德国人提前屠杀了犹太人,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江渝不由思考了起来,如果德国人屠杀了犹太人,那么容克财团与罗斯柴尔德财团的矛盾将不可调和。
在这样的情况,中国可以帮助德国不战败。
从而形成容克财团与罗斯柴尔德财团的两大欧洲阵营持续对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