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1/4 页)
也因为这一年的农产品物价开始下跌,大量还在使用低效率生产方式的农民涌入了工地,加上从日本、朝鲜、越南那里招到的铁路工人,确保了铁路铺设所需的劳动力数量,整个中国的铁路开始迅速铺设。
而钢铁产量却是正在不断的上涨,由于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的原因,使得中国在海外市场已经可以购买到大量铁矿石,加上中国在海外投资了不少矿山,那些矿山也陆续开始投产,使得中国钢铁冶炼的铁矿供应量开始迅速增长,国内的铁矿基本上能够实现2000万吨钢铁的产量,而海外进口的铁矿石,实现个500万吨的钢铁产量也已不是问题。
此时的中国正在疯狂进口铁矿石,因为中国的铁矿石搞得很极限,基本上各钢铁厂没有多少储备。
2500万吨的钢铁,能够修许多铁路了。
每米铁路一般消耗的钢材在50~75公斤之间,中国的一些运煤的铁路的钢轨甚至达到了77公斤。
也就是说修一万公里铁路,需要消耗50万吨钢铁到77万吨钢铁之间。
按照77万吨钢铁来计算,一年修个10万公里铁路,也只需要770万吨钢铁,1917年的计划是修建5万公里铁路,大约需要消耗350万吨钢铁。
对于一个年产钢铁已经达到了2500万吨的国家来说,挤出350万吨钢铁还是很轻松的。
而钢铁这一年是大量向造船业倾斜。
计划全年制造商船的排水量达到200万吨,此时中国除了自己培养的造船工人,还得到了日本的造船工人,德国的造船工人也大量来到中国,使得中国的造船业突破了技工缺乏的制约。
这一年中国成功制造出了一艘排水量为2万5千吨级的商船,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商船了。
而且这是集装箱商船,中国的铁路、货车、货船都采用集装箱模式,装卸速度有了极大的增长。
货车、货车、轮船之间的装卸速度非常快,运输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运输成本也就随之降低了。
油轮则达到了三万吨级,油轮制造技术简单,吨位也容易堆上去,17年财团决定建造60万吨油轮,以保障石油运输和出口。
农机制造业也获得了很多钢铁份额,像普通的小农机、拖拉机,这是优势出口商品,没有什么国家在这方面能够竞争得过中国。
大型农机则普遍不出口,自己用来不够呢!
汽车制造业则倾向于货车制造和家庭汽车出口制造,本土的家庭汽车价格卖得比较高,这主要是为了减少这方面的消费。
但是抢占国际家庭汽车出口份额却是不能丢下的,因此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家庭汽车售价反而比国内低。
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材料运输、商品运输是十分频繁的,古代生产力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运输效率比较低。
很多资源消耗在了运输途中。
大量的货车制造出来之后,运输效率就提高了。
此时中国形成了大批货车的生产线,用的全是专业机床和流水线分工生产模式,生产成本全球最低。
国际上的小型货车普遍的一辆需要三千美元,而中国的货车只需要两千五百美元,中型的10吨级货车也只要五千美元。
实际上的制造成本,小型货车的制造成本还不到五百美元,货车出口的利润非常高。
而中国的炎黄币和美国的美元此时的汇率都是差不多的,不过双方汇率会随着双方的货币政策而产生不同变化。
中国国内,最大的密斗货车已经能够运载24吨的货物了,30吨级的密斗货车的生产线也正在制造当中。
货柜车(集装箱货车)的运载吨位则大得多,最大的已经达到了38吨,对应各种尺寸的集装箱。
中国是最先使用集装箱的国家,因此集装箱标准是由中国制定的,而中国现在正在海外到处投资港口,也都是用中国自己的标准尺寸。
这是**于西方人之外的标准,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体系。
……
1917年6月,科威特!
五十万日本雇佣军从中国新疆坐铁路直接到了伊朗,然后到达了科威特,接着进入土耳其境内,从陆路前往欧洲西线战场。
一起前往德国的,还有近八十万日本劳工。
之前中国在战前已经向德国派遣了五十万劳工和十多万技工学徒,这下又给同盟国搞了一百三十万人力过去,相当于中国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