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部分(第2/4 页)
顿了顿却听他又说,“不过哥,你就打算一直做生意么?”
“不然呢?”乐乐笑说,“做生意很好,有钱赚,又自由。”
“可是哥,如果等爹退下来,朝堂之上就没有叶家的人了。”阳阳盯着他道,“到时我为将在外,朝廷上发生点什么,我都不知道。假如有天朝堂上有人要……”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可能那个时候我还都蒙在鼓里呢。咱们家是这样,表叔叔家也是这样。”
“所以你的意思?”
“哥你入仕吧。”阳阳说道,“我想过了,卿卿的心思和我差不多,且他对那些也不敏感。可你不一样,而且我想了,就算皇上不会让你担任重要位子,可只要你还在朝堂上,以你的能力,总能帮我盯着一些,且以你的爵位,朝中的人也不敢轻易忽视你。”
“不说别的,就说将来我上战场了,至少粮草上,有人帮我盯着不是?还有就是爹,爹其实早就想退了,他一直不退,无非是为了我。可你要是进去了,爹就能退下来了,也好让他带着娘游山玩水去。”
“小二,你可以呀!”乐乐非常赞赏的看向阳阳,到底是在战场上经过打磨的,想事情更全面了。
“那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啊?”
阳阳急了,这人怎么那么讨厌呢?磨磨蹭蹭的!
“答应,怎能能不答应呢?”乐乐笑眯眯的摸摸他脑袋,“小二出口了,哥哥自然要答应。而且孝心也不能都让你一个人去体现吧。”
“嘿嘿!”
晚上当穆家和洛家一家子都回去后,叶子安又把三个儿子叫到了书房。
双胞胎也趁机之前做的决定和叶子安说了。
“这也是爹想和你们说的。”叶子安道,“最近我仔细想了想,咱们家总要有一文一武互相扶持才行,少了一方,都成了刀俎。且咱们谋算也只是为了有天自保,而不是作乱,这一点你们一定要时刻记着。”
“爹你放心,这点我们肯定记着。”乐乐就说。
也正是他们时刻记着这一点,以至于叶家后世子孙,永远不会全部入朝,每一代入朝的人,都只那么一两个,最多一次也就三个人。这样既不会让家族没落下去,也不会让皇家感到威压,遵循着这一点,一直让叶家幸存了几百年。
“不过皇上那边,会不会有什么意见啊?”乐乐又问叶子安。
叶子安摇摇头,“这个不好说。之前的想法都是咱们自己猜测的,皇上其实从来没有表露过太多。不管怎么样,先试试吧。”
阳阳就道,“嗯,爹,这事你们看着早点办吧。我只能在家里待上半个月,你们可千万别让我独自在外面,不然我心里空落落的。”
叶子安闻之发笑,“瞧你这点出息。”
“爹,我说的可是真的。”阳阳就道,“我在北边敢毫无顾忌的拼,还不是因为您在朝中么?我的上峰柳将军,多半猜到我的身份了,所以这一路他都没有坑我的军功。您想想,要是没有您,这件事就不好说了。”
☆、第2370章 看你给我行礼我脑仁疼
“也未必,那柳将军还算是个正直的人。”
叶子安随后又说,“你哥哥入朝的事,我会安排,本来是想留给你的路子。至于卿卿,年纪还小了些,再等两年吧。等你哥哥在军中更稳一点了,到那时你要真的想去,爹就和你娘求情。”
“我听爹的。”卿卿憨憨的笑了,反正别一口咬定不让他去就行。
说完了正事,父子几个又聊了一会阳阳军中的趣事,才分别离开。
至于乐乐的事情,叶子安一时也没急着去宫里找皇上,他在等。
阳阳在京城待了半个月,就被皇上一旨调令去了山东,临行前杨初夏自是不舍万分,可皇命不可违,只能让忍痛送他离开。
等阳阳一从京城离开后,叶子安就进宫去求见了百里炎。
当然了他并没有空手去,而是带了一本治国策。
这本书是他自己编写的,从五年前就开始写了。
里面的内容均是关于民生民计,以及治官治吏等治国之策,他结合了大周的特点,总结了前几代的弊端,根据杨初夏给他描述的现代民生,编写了这么一本书。
说句良心话,他最初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大周,而是为了给儿子铺路。
他想早点离开朝堂,在离开之前,他要留下足够的蒽荫庇护没有爵位的二儿子,只是编写的途中倾注了太多。甚至为了能写的更贴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