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3/4 页)
年本息合计,需支付八千万两以上。俄国现在的人口总计为8100万人,也就是说,俄国每人每年需支付一两白银的外债!这样的债务一共需要支付二十年!
二十年啊,多么漫长的时间,足够一个婴儿长大成人。
俄国为了凑足首付白银,已经大举外债了,以后怎么办?
这是一颗苦果,俄罗斯不得不吞下。
为了搞到足够的资金,沙皇首先将目光投到了魁北克。据说魁北克人很富庶,他们有必要为俄罗斯母国分忧解愁。
什么?魁北克人不同意?
驻扎那的三万俄军是干什么的?
于是,俄罗斯人开始了在魁北克的抢劫,连续抢劫了一个月,洗劫之后魁北克人无法在到那人生存下去了,不得不逃亡。
直到这时,魁北克人才意识到中华帝国的好处,中华帝国以胜利者的身份进驻魁北克近一年,却从没纵兵抢劫过。即使魁北克人打着“中国人滚出去”的招牌,游行示威,只要不暴动,中华帝国也没有为难这些反抗份子。
现在中国人终于“滚了”,迎来的却是俄国熊,他们贪得无厌,恨不得敲骨吸髓,从魁北克人身上榨取最后一滴油。
他们大多数逃往美国境内。
美国人看到这些身穿“渔网”装,两手空空,半个铜板都没有的魁北克难民,厌恶的捂住鼻子,然后说了一个字:“滚!”
正当魁北克人无家可归的时候。一双温暖的手伸向魁北克人。
“来吧,魁北克人民,只要你穿过美国控制区,投入中华帝国的怀抱,你们将得到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只要你宣誓效忠中华帝国,你将获得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保护。”
魁北克人感动了,纷纷举家迁徙。
中华帝国所控制的加拿大中西部的人口急剧增长。
为了顺利的完成移民工作,中华帝国还照会美国政府,每护送一名难民到中华帝国境内,中华帝国将为此支付三两银子。
有钱不赚是傻瓜,美国政府立即行动起来,开放了一条绿色通道。
于是,一批人贩子,在北美境内孕育而生。
消息传到欧洲,欧洲愤怒了,纷纷指责俄罗斯残暴,同时对中华帝国的“人道主义援助”大家赞赏。中华帝国的形象也因此高大起来。
其实这一切都在我的算计中。
中华帝国将魁北克完好无损的交给俄国,目的就是想在那留个好印象。北美人烟稀少,人才是那儿最宝贵的财富。争取民心,才是征服北美的终级秘招。
同时,我也知道,以俄国的残暴,当国内资金发生枯竭的时候,魁北克必定是俄国人抢劫的对象。俄国抢到钱后,必定用此来支付购卖魁北克的债务,于是钱又回到了中华帝国手中。
这一过程,中华帝国得到了美名、金银、人口和人心,而俄国得到了骂名和债台高垒。
中华帝国除了指责俄国残暴外,还指责美国“麻木不仁”对难民不但不施援助,还勒索过路费。为将来中华帝国###美国打下伏笔。
美国在中华帝国的指责下,大声喊冤,总统泰勒更是跑到欧洲,在各大报纸上登报伸冤,“三两银子的过路费,是中华帝国支付给美国的报酬,绝非美国人勒索!”
在事实面前,泰勒的话软弱无力,没有任何人相信。
一名欧洲记者,跑到北美,采访了几千名魁北克人之后,写下了一本书,名字叫《血泪之路》。
该书以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翔实的向世人展示了魁北克人迁涉过程中的血与泪。
在书中俄国被描绘成了强盗,美国被描绘成了“在难民和死尸身上榨取最后一个铜板的剥削者,只有中华帝国在书中是正面角色,“她以无比慈爱、宽容的心接爱了,无家可归,曾经反对过她的可怜的魁北克孩子。”
《血泪之路》发行当年就成为了畅销书,在法国更是人手一本。这名记者也因此一举成名。只有很少的人知道,这本书产生的整个过程,从头到尾都是由红衣大主教何本民支助的。
莽莽雪原上,一列火车呼啸而过。
纷纷扬扬的大雪,被列车引起的罡风卷进漩涡中,叮叮当当的打在玻璃窗上。玻璃窗上的积雪越来越厚,渐渐的让里面的人看不清外面的世界了。
冷啊!
刺骨的冷!
二层玻璃窗都挡不住寒气透进来。
作为专列,东方一号列车的布置是非常豪华的,现在还非常稀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