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李东生启动了旨在进行跨国并购的“龙虎计划”。TCL先是收购了美国一家生产DVD播放机和录像机的公司Go…Video(高威达),继而买下德国一家濒临破产的彩电公司施耐德。2004年1月29日,TCL与全球电子消费产品巨子法国汤姆逊集团签订成立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的合同,新的合资公司年销彩电18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仅仅半年后的8月31日,TCL又宣布与阿尔卡特共同组建排名世界第七、中国第一的TCL—阿尔卡特手机公司。
按照李东生的设想,在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后,TCL将不仅获得在欧洲市场的渠道和品牌,而且可以获得汤姆逊的海外工厂以及CRT电视和DLP背投电视的大量专利,这可以让TCL绕开欧美市场的关税和专利壁垒。同时李东生也判断CRT电视仍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流,而DLP技术甚至会比LCD更有前途。
TCL对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收购也是一个看起来不错的搭配:当时TCL的手机年产量为900万台,市场全部集中在国内,而阿尔卡特的销量是1200万台,其中90%的市场是在国外,二者的结合是完美的互补。李东生当时也确信,尽管阿尔卡特当时处于亏损状态,但通过TCL的成本控制模式完全可以扭亏为盈。
如此大手笔的举动,也让TCL即刻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李东生被美国《时代周刊》和CNN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接着又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4年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在中央电视台颁奖仪式上,李东生慷慨陈词:“TCL要成为中国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没有敢于成为先烈的勇气,就不可能成为先驱!”
就在TCL风风火火地进行高调并购的时候,联想的海外并购也在不声不响中按部就班地进行。联想的目标并购对象是全球最大的IT公司——IBM的全部PC业务。
“2004年12月8日将成为联想人一个伟大的日子,也必将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这是当天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和联想集团CEO杨元庆联合发出的致联想职工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就在这一天,一个称为“石破天惊的消息” 被媒体广为报道:中国内地最大、全球排名第八的电脑公司联想集团,宣布斥资亿美元整体收购IBM的PC业务。
这次并购涉及的资产涵盖了IBM的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电脑的品牌及相关专利,以及相应的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还包括IBM的一个生产厂和两个研发中心。这让联想不但获得IBM这个“蓝色巨人”、“人类计算机技术的发明者与领跑者”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全部知识产权,而且也取得了在世界行业市场中享有最高美誉度的“IBM”和“Think”品牌的五年使用权。
并购后,联想的销售额一举扩大了4倍,之前联想的PC总销售额为30亿美元,而并购后联想的销售规模达到120亿美元,PC出货量达到1190万台,成为仅次于DELL和HP的全球第三大PC厂商。
并购也使得联想获得了IBM在全球的销售渠道。此前联想只有大约3%的收入来自于国外,而且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并购后,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布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
柳传志后来说:“1985年初,我第一次参加IBM的PC代理商会议,端坐在最后一排,怀着科技人员刚刚下海的心情,紧张而兴奋,这是一个新事业的开始。20年后,也就是2004年底,我代表联想集团,在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文件上签字,感受到全中国乃至世界目光的注视,同样让我感到紧张和兴奋。这是联想两代人梦想的实现,同时又是一个新的事业的开始。”
第五章 突围之路(6)
2。 先烈与先驱
尽管TCL与联想发起的跨国并购行动有太多相似之处:二者同为国内行业市场中的领军者,并购对象都是国际市场中具有领导地位的跨国公司,并购都获得了产品的知识产权、销售渠道、品牌使用权等中国企业所亟须的要素,甚至二者实施并购的时间也前后相去不远——但并购后,TCL与联想却走出了一波完全不同的行情。
TCL在并购后不久就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家电市场发展方向并没有按照李东生的预期运行,由于李东生对市场的前瞻性判断失误,导致TCL并购后的业务状况急转直下。
2005年以后,LCD(液晶投影机)技术开始成为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