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页)
从他完成剧本时,就开始做大量的前期拍摄准备,对剧本的每一场戏、每个人物甚至是一些细微的动作都做大量的构思和想象,前期看景更是将剧情带入场景做出大量可能性的拍摄假想。
开机拍摄后,每天工作前的一场拍摄会议能将拍摄落实到细小的细节。
当然,即使是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由于拍摄现场的种种原因,各部门负责人还是需要面临临场发挥的局面,遇到这种紧急时刻,整个剧组都会等待导演的下一步动作,墨菲也在后面的拍摄中遇到过这样的难题。
临场发挥,短时间内构思镜头,对于他这个导演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活跃的思维,同时还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技术和思维的支撑,是导演处理问题的前提和底气,也是剧组顺畅运行的保障。
当墨菲在拍摄时有了新想法时,会先让演员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表现场景,让他们在场景中找好位置,看看有怎样的效果,像他这种新人导演,拍摄也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有时候演员的创造力也会启发他的创造力。
不过,要是演员的想法与他的思路相去甚远的话,墨菲会想办法让演员回到影片正轨,而不是让他们迷失在自己的方向上。
这就需要计划,精确表达剧情和人物思想的故事板,这时最能发挥作用。
连续拍摄了一周的时间,詹姆斯弗兰科和塞斯罗根两个人在密室中独处的戏份渐渐到了尾声,在剧组精心准备之后,迎来一段高潮戏的拍摄。
两台摄像机后面,墨菲和菲尔拉舍尔各自操作一台,拉舍尔的助理架设着斯坦尼康,站在稍稍靠外的位置,准备随时上前抓拍。
片场里,詹姆斯弗兰科如同疯了一般,捡起地上的钢锯,脱下衬衣绑住贝克克莱伯特制作的假腿,锯条落在假腿中间的位置,疯狂的锯了起来。
他稍稍锯开树脂做成的表面,鲜红的液体瞬间涌出,有些还窜起落在了他的脸上,詹姆斯弗兰科没有任何停下的意思,边发出痛苦的嚎叫,边继续锯腿,那些红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染红好大一片,又随着大幅度的锯动,四处飞溅。
周围仿佛下了一场血雨一般,看上去是那般残酷。
两个未成年女孩莉莉和凯瑞穆里根,墨菲开拍前就让比尔罗西斯带走了,尤其是凯瑞穆里根,他也说不上为什么,总担心她看到这些会影响心理健康。
不过,繁忙的工作也让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细想这些事情。
詹姆斯弗兰科的上方,一支巨大的话筒静悄悄的挂在那里,录下他的痛苦哀嚎,血浆飞溅落地,钢锯切割皮肤肌肉……
这些声音都需要现场录音。
由于场景和成本的限制,剧组根本不可能在这里使用吊臂,只好由一位实习生举着挑杆悬挂话筒,这看似轻松,实际上是个累活,从墨菲这个角度看过去,实习生的额头上面挂满了汗水。
这位实习生在学校主攻的就是现场录音,否则也不会暂时充当录音师的助理。
举着挑杆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专业程度相当高,举杆和顺话筒线都能影响到现场录音的效果,哪怕简单的顺线都有很多讲究,比如线要收的快,放的快,线的公头给录音设备,母头接挑杆上的话筒,连线中间不能有磕绊,不能打结,更不能和灯光等其他电源线过于接近,否则会产生干扰音。
而且举杆也有很多门道,这位实习生就是录音师的耳朵,可以说他做的不好,录音师也抓瞎。
这份工作绝不是随便找个人往那支个话筒就能干的,话筒要压得足够低,又不能穿帮出现在镜头中,需要大量的练习,像这位实习生由于以前做过相似的工作,只看一眼监视器就知道话筒最低下到什么位置是极限。
为了不穿帮而将话筒举得很高就是不专业不负责,录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废的。
这份体力活同时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墨菲拍摄大全景时要放20英尺的长杆,加上人物运动,再来个稍微长一点的镜头,简直累到手断,这期间实习生的手上不允许有任何动作,因为手指的每一个动作导致的摩擦、震动都会清晰的传入录音机。
或许有人认为有了无线录音,墨菲还使用这种笨方法,简直就是落伍了。
无线是有不错,但是无线是不能收到环境音的,同时它的频响范围也很有限,远不如挑杆有线话筒录出来的声音品质高。
而詹姆斯弗兰科的角色锯腿时的声音,无疑能增加影片的氛围,带来更加恐怖的听觉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