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宝髻松松挽就,
铅华淡淡妆成,
红烟翠雾罩轻盈,
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
有情还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微醒,
深院月照人静!
弹起了弹起了我的月琴,
唱一首《西江月》,
你且细听!
果然。
果然有文化是不?
不是,是果然傻了!这简直是精神禁咒了,谁听了不傻啊
总之吧,先帝爷当年大胜啊,这登基之后,就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想做官?四十五分钟写个八百字作文出来。想升官?七步之内口占一首七言绝句出来。
现在的万岁爷,当年还是太子来着,那越发是青出于蓝。不仅手下的大臣们是高知。甭管您说什么,三句话能批评到国家制度社会意识形态还有什么一般人听不太懂的词儿上;就连当年的太子妃和两位侧妃,都是京城诗社的领导人,还有数篇名诗传世呢!
这领导人如此风雅,民间的风气也就越来越讲究啦。大家都花了大价钱请人教自家的女孩子,吟诗作对,琴棋书画,都不能放下。
这就是有先见的人啊!
果然有了好结果呐!
今年是太子登基第一年,按理说应该采选后宫了。当今的万岁爷说了,也不用劳民伤财的折腾,一人写首诗递上来让我看看!
后来就有一个六品小官的姑娘拔了头筹啊!万岁爷说了,这文章写的是心声,这姑娘文章写的好,那是心地好啊!据说后来没几天封了贵人,半年不到,就封成“和妃”了!这可是一品啊!
最让人眼馋的,是那和妃的家里,也让提拔啦!好像是有一天晚上和妃娘娘睡不着,思念家里的兄弟,写了首诗,万岁爷知道了,就给他家人都提拔成京官儿啦!
这诏书一出,全天下多少人羡慕啊!
尤其是那些家里面有女儿的,那都是下了力气培养啊,生个儿子做到一品官得几十年,生个和妃这样的女儿,那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于是民间对女孩子,一下子也就重视起来了。
还说宋家的事儿。
宋姑娘宋锦绣,被全家上下捧着眼珠子一般长大了,一眨眼,小姑娘就长到了七岁。
宋家老娘当年就是好相貌,宋家老爹相貌更出众了,不然怎么能被先帝爷亲点了探花,还让当时的二品大员看上,招成了女婿呢?
所以呢,宋锦绣,相貌也特别出众。那是一眼看上去清凉,两眼看上去出众,三眼看上去就开始怀疑自己眼花,这这这简直不是凡人,而是瑶池上的一株莲花啊!
宋家上下本来就对这小姑娘特别宠爱,小姑娘越长越漂亮,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
等到宋姑娘七岁的时候,有个事情,就让宋府的上上下下,都开始犯愁了。
什么事情啊?
开蒙。
宋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宋锦绣又这么漂亮,宋家人三岁就给小姑娘请了人来教四书五经。
这一教,坏了!大家这才发现——
宋锦绣,见字就晕!
第2章 锦绣名扬紫芝观
宋家嫡小姐见字就晕,这个事情可不是个小事情。
先帝爷和当今皇上,这两代皇帝几十年的爱好,到现在,连民间的大户人家,都觉得娶个识字的媳妇更体面一点。
小姑娘如果真不识字,那不但不能嫁给皇亲国戚,甚至嫁给平常的商户人家,都有可能被嫌弃啊!大家一时间不忍心往这么糟糕的地方想,宋家大孙媳妇说:没准儿是那请来的夫子不会教呢!
那孙媳妇儿还有一句话没说,小孩子不想干什么,打一顿就成,遇上个脾气倔点的,打两顿也就记住了,可是宋家上下多宠着小姑娘啊,别说打了,指头碰红了都得心疼好几天!
宋锦绣在家里,那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但凡人力能做到的事情,宋姑娘想弄到,就弄到了!
只可惜识字这事儿只能自己来。
第一个夫子不会教,换!
第二个,第三个,平城的夫子请来七个,小姑娘一个字也没认识,这问题就大条了!
宋家老爹自己当年也是才子啊,亲自上阵,说怎么着,你也得把自己的名字认识了啊!
宋锦绣挺给亲爹面子,花了三四年时间,好容易会写“宋锦绣”这三个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